桂月共赏双秋镜

2012年09月27日 9:59 218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器

桂月共赏“双秋”镜

桂月共赏“双秋”镜


  双鹊月宫盘龙镜。双鹊夹钮衔绶、展翅飞翔,月中有一株桂树,两侧有月兔捣药与蟾蜍纹,钮下一蟠龙飞于海上,间隙饰四朵祥云,葵花瓣缘与月饼形似。
  丹桂飘香的中秋月,于彼时盛唐,铸镜师当务之急便为铸造“双秋”镜——千秋镜、中秋镜,以供佳节之用。
  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开元十七年(729)八月癸亥,唐玄宗应百官表请,将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设定为“千秋节”,是日举国欢庆,群臣百官可向皇上敬献美镜珍宝,皇上亦会向四品以上官员颁赐由扬州制作坊所制铜镜——“千秋镜”。千秋镜,镜背常铸“千秋”二字铭文,装点龙或衔绶鸾鸟,华贵大气。安史之乱后,唐代国势转衰,盛世千秋之景不复存在。回观历史,曾经的起伏波浪淹没于时光的长流之中,如今,惟遗“诗”、“镜”佐证。
  十日之后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唐朝百姓迎来普天同庆的中秋节,这同样也是铜镜的节日。铸镜师将不同的中秋传说熔于铜镜的铸造,诞生了不少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月宫镜镜背纹饰主要刻画有蟾蜍、玉兔捣药、嫦娥、桂树。蟾蜍因其冬眠周期与月亮盈缺相似而被先民视作月宫代称。唐明皇夜游广寒宫镜,则将传奇故事写实表现于铜镜之上。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乘云漫游月宫,并得听仙乐,使唐玄宗终得《霓裳羽衣曲》。千年来,明月与铜镜相耀生辉,亘古的气息荡漾,承载深厚的文化意蕴,凝结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工艺智慧,这些铜镜也将成为后代永远追慕的珍品。

中秋将至 限量发行黄金白银月饼海口畅销

泓盛2012春拍铜镜专场成交1424万

古铜镜走向价值回归

探寻铜镜的起源

铜镜的价值与辨别

解读铜镜中的中国历史和文化

中国历代古铜镜发展史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