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铝”时代:中国铝市20~30%产能过剩
2009年09月14日 8:49 5022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铝资讯
9月11日,在达沃斯论坛上,中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商中国铝业(601600.SH)董事长熊维平如此定义中国铝消费能力与供给能力。
在早前公布的2009年半年报里,中国铝业巨亏35.2亿元,创下中国铝业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而云南铝业、焦作万方、南山铝业等也在今年中报里报出业绩巨幅下跌。铝业,已经一片红海。
不过,面对铝业红海,大家仍在义无反顾地前赴后继。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2009年,我国将新增氧化铝产能300万吨,电解铝产能200万吨,各占现有产能的一成左右。
“供给能力只是最大‘可供应量’,我可以调节的嘛。”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国内一家准备继续扩张产能的铝生产商高管对台上专家担忧的“过剩”不屑一顾。
事实上,确实如上述高管所言,为了应对铝消费危机,各家铝企纷纷减停产,从老牌巨头美国铝业到中国铝业,合计发布了占全部产能三分之一左右的减停产计划。
就中国而言,这一招短期的确见效了。2009年上半年,中国电解铝产量约567万吨,原铝消费量约602万吨,产量低于消费量。
不过,很不幸的是,大宗商品是一个国际性的产品,从一国到另一国非常简单,创纪录的进口数字让国内电解铝难言轻松。事实上,加上我国进口的电解铝100.5万吨(同比增幅高达1564.79%),国内电解铝供给总量为667万吨,仍高于消费量。
并且,由于目前的电解铝价格已超过12000元/吨的盈亏平衡线,各大电解铝企业已在恢复生产。正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所言,“行情不好的时候停一下,转好了就争相复产,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电解铝企业亏损连连。“上世纪末至今,我没看到几家做电解铝赚钱的。”6月底,赵武壮和我在讨论铝行业时无奈地叹道,赵是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参与起草了十大工业振兴规划之一《有色金属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为了解决电解铝行业的恶性循环,《有色金属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支招产业整合。在赵武壮看来,亏损是铝业整合的润滑剂,“不是没办法了,我才不卖给你呢”。
一个反面的例证是,与铝业产值最接近的铜。“铜一直供不应求,国内铜企的效益也都不错,所以整合特别难,你听到过铜业内发生省级企业的并购吗?”赵如是反问道。
剩铝时代,正在孕育一场大整合。正因为有过剩,才有优胜劣汰,“它干不下去了,自然要转手”。只是,别让那些干不下去的企业,在“多方帮助”下苟延残喘。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