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青铜鼓除锈衣现老祖宗“赛龙舟”场景
2012年07月17日 11:17 3311次浏览 来源: 广州日报 分类: 铜器
青铜鼓除锈衣现老祖宗“赛龙舟”
专家称铜鼓中的赛龙舟场面与现在端午赛龙舟的场面极其相似。
专家称以目前掌握的资料看,纯粹记载端午节庆的汉代铜鼓还没出现过。
经过一道又一道细心而科学的擦洗工序,一个足足有三十厘米直径的青铜器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在它的侧面,居然是一幅2000多年前岭南地区端午节赛龙舟的生动景象。
近日,记者独家拍摄到了这个由顺德容桂藏家收藏多年,在上周才显露其真面目的青铜器鼓。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收藏家协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主任梁国标先生对此青铜器鼓进行了初步鉴定,并接受记者采访,“初步鉴定,这是2000多年前的汉代青铜器铸鼓,从上面纹饰可以推断,这是我国南方出土的珍贵文物。”
藏宝
古物蒙厚锈 数十年不见真容
这是由容桂陈先生收藏的珍贵青铜器鼓,但这件古董却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一直没有显露真容。陈先生有一定的古董收藏知识,“家里在解放前就收藏了这件古董,但我也不知道确切的来历,毕竟解放前的战争太频繁,社会太动乱。”改革开放后,陈先生开始意识到这件青铜器的价值,但上面蒙着一层厚厚的铜锈,根本看不清楚纹饰图案。
一次机缘巧合下,陈先生来到容桂的潘源艺术馆,这间长年展览文物的展馆不仅免收门票,还会为藏友提供许多收藏的专业知识和服务。“他拿出铜鼓来,我就觉得不简单。”潘源艺术馆馆长、广东收藏家协会副主席潘继生回忆道:“我马上让专人为其去锈,毕竟不知道上面的图案,再厉害的专家也无法鉴别。”
千年铜锈褪去,此铜鼓马上显露惊人图案:在其侧面,刻下了一组赛龙舟的生动场面,有人在奋力划桨,有人站在船头呐喊,还有人在船尾击鼓加油!潘继生与陈先生看完也很激动:“如果真是千年前的图案,那现在的划龙舟,和我们老祖先当年的赛龙舟,没有什么区别啊。”
鉴宝
或为“岭南出品”的汉代宝物
潘继生擅长瓷器与古砚台鉴定,此青铜鼓的鉴定,他最终交给了广东省收藏家协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主任梁国标鉴定。经鉴定,梁国标给出了年份为“汉代”。
梁先生从鼓面的太阳和方格纹饰鉴定,这件青铜鼓为“岭南出品”,是记载南方人祖先赛龙舟的罕见古董。梁先生也认为铜鼓中的赛龙舟场面,“与现在的端午佳节赛龙舟的场面极其相似”,但他不愿肯定这件就是“端午节古董”,“毕竟此件青铜器的来历不清,要进行更多的考证工作。”
青铜鼓还需进一步鉴定
梁国标表示,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但汉代之前青铜鼓“出土极为罕见”。 商代至战国的铜鼓目前见到的只有两例:一例是一件横置的两面鼓,鼓面铸成类似鳄鱼皮的花纹,鼓身铸双鸟,是商代器;另一例有两件,筒状,底中空,是春秋时期的秦器。
汉以后铜鼓开始大量出现,“但大多出自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后汉书·马援传》有关于骆越铜鼓的记载。铜鼓都为青铜铸,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在一百厘米以上,最小的仅十余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鼓面有浮雕图案,中心为月光形,边缘为蟾蜍等。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
“以我目前掌握的资料看,纯粹记载端午节庆的汉代铜鼓,还没有出现过。但这件古铜鼓还需进一步鉴定。”梁国标说道。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