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冶“一石二鸟”:接手美铝铝箔 控股新美铝
美铝铝箔转手云冶
2009年08月14日 9:26 9156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铝资讯
8月14日消息 两天前,美铝亚太兼中国区总裁陈锦亚飞赴昆明。和4月他去昆明访问自己的企业云南新美铝铝箔有限公司(下称新美铝)不同,这次却是在卖掉美铝(上海)铝业公司的协议上签字。接手方是云冶集团。
仅仅花了2000万元美金,云冶集团就把在金融风暴中亏损的美铝(上海)铝业拿到手中。
事实上,云冶集团是“一石二鸟”:收购美铝(上海)铝业后,将其注入新美铝。云冶集团再通过增资,控股新美铝。
如此一来,美铝在中国主要的铝箔业务——两大铝加工厂将全部落入中方囊中。
云冶抄底
美铝在中国的两大铝箔厂,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上海铝业是美铝的独子。其铝箔年产能不低于4万吨,位居中国铝箔十强以内。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美铝(上海)铝业仅销售产品2.76万吨,销售收入6.26亿元人民币,亏损达9247万元人民币。
上海铝业成立于1995年,最早由美铝和上海铝加工厂携手组建,投资总额为7500万美元,美铝持股60%,注册资本2500万美元。10年后,美铝出资收购了其余40%股份。
新美铝位于云南昆明官渡区,是美铝西进的一家控股公司。早在1996年,美铝旗下的阿鲁麦克斯公司、云冶集团和云南中烟物资集团共同设立新美铝,股权分别为56%、23.6%和20.4%。
尽管新美铝铝箔产能才2.5万吨/年,但它却是去年全国铝加工行业中,少有的几家盈利企业之一。“既没有停产更没有裁员,在四季度有色低迷时,我们还开足马力生产,别人出口锐减,我们稳定增长。”在今年的总结会上,新美铝总经理高瑾曾说。
同样是铝箔生产企业,为何冰火两重天?
“盈利状况的差别在于,一个是外方管理,一个是中方管理。”董英说。事实上,从合作之日起,新美铝一直是云冶集团的团队在经营管理。“美铝的人任董事长,总经理是我们派出的。美铝主要是行使股东权利。”他解释。
美铝提供的资料显示,美铝(上海)铝业由于技术控制管理等原因,一直以附加值低的包装用厚箔为主,导致其良好的装备效能未能充分发挥,长期处以亏损状态。
无奈之下,美铝不得不卖。
董英告诉记者,双方谈判从3月就开始了。这次协议分两步走:先由云冶集团出资,通过协议作价收购美铝(上海)铝业100%股权,然后再以新美铝经评估的净资产作为对价依据,按美铝(上海)铝业的实际收购价格将其整体增资注入新美铝,把美铝上海公司变更为新美铝的全资子公司。
4月17日,云冶集团向美铝(上海)铝业提交了报价为2000万美元收购报价书,随后,云冶金集团委托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对美铝(上海)铝业和新美铝进行资产整体评估。
“价格是双方协商的结果。如果按上海铝业的净资产评估,云冶集团肯定是拣了个大便宜。但以后我们控股新美铝后,美铝看中我们的管理,仍然可以享受股东权益。所以,别的企业出高价,美铝也不会卖给它。”董英说。
历史和美铝开了一个玩笑。
就在两年前,美铝还多次派人和云南省政府洽谈,意欲将“中铝系”以外的云铝股份纳入麾下。但就在美铝和中铝先后争夺时,云铝股份总经理丁吉林则表态:“与美铝的合作,只是传闻;而与中铝合作能不能成,我们也不知道。云铝本身对纳入‘中铝系’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和依赖性。”
两年过去了,位居全国电解铝行业前五位的云铝股份仍独善其身。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