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熏炉赏析
2011年11月03日 11:26 5631次浏览 来源: 收藏快报 分类: 铜器
谈熏炉应了解我国焚香的历史和变迁,我国焚香习俗起源是很早的,古人为了驱逐蚊虫,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便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和芳香气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烟熏火燎,这就是最初的焚香。古人在焚香中不仅减少蚊虫叮咬,给自己的生活环境带来舒适怡人的芳香,还去除了疾病的传播和困扰。从中得到很大益处。在古代有原始崇拜与巫术等崇神信奉,认为一切都是神的恩赐,对神极度敬仰和崇拜。久而久之焚香就被神化了,随后焚香变得既庄严又神圣。
古代各朝对焚香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视,焚香被不断神化,从一般生活需要发展到宫廷、佛教、圣事、圣地需要;从实用发展到华贵神圣。由于焚香质的变化从而推动和促使焚香器具的迅猛发展,故制造出各阶层需要、花式繁多的焚香器具来,满足焚香者信奉、理念、心愿和愿望的需求。根据考古发掘的熏炉数量和年代分析,古时侯用熏炉焚香最盛行的当算汉代,大量的汉代熏炉出土证明了当朝对焚香比较重视,十分盛行;当时社会已相当发达,物质已得到满足,人们朝向古代精神文明方面追求。
汉代熏炉不仅品种多,数量也多,有金属和陶瓷两大类;博山炉最精美绝伦。唐代使用贵金属制造熏炉,有二层及三层之分,最著名的要算“球型万向形熏炉”,小小熏炉包含着的高科技让现代人惊讶。宋代以动物造型制造熏炉形成一种风格。明代宣德炉最为名贵。清代绚丽多姿、富丽堂皇的景泰蓝香炉在发展中得到创新。焚香习俗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经久不衰,给无数的焚香者带来幸福与追求。
笔者有两只汉代熏炉供藏友赏析,图1为汉代黑釉熏炉,器高14厘米,底盘直径13.5厘米,炉腹直径12厘米。此炉圆球形炉身分五层镂空,都为三角形孔,最上层三角形孔最小,越下三角形孔越大,底层有长方形炉口用于添加香料,球体顶中央有一小口,犹如盘中摆放一个多子多福的大石榴。造型独特,工艺讲究,器物虽损但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图2为东汉铜熏炉,器物总高23厘米,底盘直径21厘米,炉腹直径14厘米,腹深10厘米,盖口径13厘米。器身圆口,深腹下收,腹中部与下部有弦纹各一,下有圆柱形足立于盘中心,立足上方有小盘雕有三条螭龙,上有半球形盖,鼓面通体饰镂空的云气纹及博山纹,盖顶中心饰有柿蒂纹,柿蒂纹上中央立神鸟。炉中缕缕青烟从盖孔中溢出犹如神鸟立于云端,造型十分别致,典雅高贵。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