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珍宝青铜猪尊出土记

2011年11月03日 10:53 40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器

201122816145525995

m9o0p

  1981年初春,湘江岸边的垂柳刚刚绽出鹅黄色嫩芽,湖南湘潭县九华乡桂花村船形山农民朱桂武,带领儿子朱伢子和附近几个农民,在为建新住房挖地基。当挖到一米深左右时,忽然“当”的一声,朱桂武的锄头碰到了硬东西,他好奇地扒开土层,一只暗黑色锈迹斑驳猪模样的家伙呈现于眼前。大家立马围过来察看,个个目瞪口呆。倒是上过中学的朱伢子有见识,断定这是一件国家文物。
  消息很快传开,来朱家看稀奇的人络绎不绝。傍晚,湘潭城里有个收旧货的胖子老板也赶来了,两眼放出异样的光泽。朱伢子有意逗他:“老板,这件宝贝能值多少钱?”
  胖子转动着眼珠想了想才说:“这样吧,你家不是正在建新房吗?如果能将这件宝物让给我,建新房的一切开销全由我包了。”
  朱家父子相对一笑。胖子以为自己开价太低,又说:“价钱还可以商量。”
  朱伢子说:“商量什么?你就是给我家一座金山,我们也不卖!”
  次日,朱家父子冒着牛毛细雨抬着这只铜猪直奔县政府,当时县政府还没有文物管理部门,在县政府的建议下,父子俩当即乘车将铜猪运至长沙省博物馆。设在馆内的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何介均先生接待了他们。何先生紧紧握住朱桂武的手,十分激动地说:“感谢你们父子为国家觅到了一件国宝!”
  送走朱家父子,全馆的人兴奋得像过节一样。何先生和同事们立即行动,小心除净铜猪身上的泥土,它通高40厘米,长72厘米,重19.75公斤,铜猪双耳直立招风,颈脊上鬃毛竖起,两眼睁圆,嘴长而微翘,好像在嚼着什么食物,其神态栩栩如生,且野性十足。周身布满纹饰,头部为兽面纹,腹部与背部为鳞甲纹,四肢和臀部为倒立夔龙纹和云雷纹,显得特别庄重大器。猪身有五处修补过的伤疤,恰好说明它曾多次被使用过。可惜埋在地下太久,南方多雨,土地潮湿,有些纹饰线条受锈蚀,稍欠清晰。
  后来经何先生他们与国内有关专家反复考证,百分之百的肯定这只青铜猪尊(亦称作青铜豕尊),乃盛酒之祭祀礼器,用铜、锡、铅合铸而成,它是商代后期之器物,而商代是奴隶社会制,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商代人的祭祀活动频繁,他们对风雨、星辰、河岳、祖先等,常以贵重礼器及大量祭品举行祭祀。专家们还认为,青铜猪尊在湘潭出土并非偶然,因为那时的中原文化已传播到了湘潭一带,湘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开始发达,猪是当年奴隶社会与种植相依为命的重要家畜之一,将猪的形象铸成祭祀盛酒礼器,是符合南方地域普遍养猪的特点的。在商周青铜礼器中,出土的有牛尊、象尊、羊尊等,像这样的猪尊极为罕见,可谓是绝无仅有。至于它是何年何月何人因何事将其窖藏于湘江边,有待进一步查考。
  更值得一提的是:猪尊背部有一注酒椭圆形孔,孔上有盖,盖上有一凤鸟,鸟站在猪背上,是当时牲猪野外放养的一个佐证(如今在乡村还经常可以看到鸟儿们站在牛背上)。孔盖上那只小鸟活泼可爱,充满田园情趣,也显示了我们祖先铸造技巧之高超。
  这只青铜猪尊曾多次被故宫博物馆借展,还多次出国展览,我国古代灿烂文明震惊了世界。当参观的人们站在这只猪尊面前观赏时,请千万不要忘记它的发现者———朱桂武父子。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