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谋划“煤电用一体化”能源转换新战略

2011年10月19日 13:53 917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产业选择: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发展循环经济是内蒙古实施产业延伸、升级,进而实现产业多元的最有效途径,也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目前,全区已形成新型煤化工、盐碱化工、多晶硅、电解铝、建筑陶瓷、煤矸石综合利用等规模化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节能减排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内蒙古如何按照能源、资本、技术密集,高转化率、高附加值、长产业链、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煤—电—用长产业链呢?
  《内蒙古“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认为,内蒙古有条件构建几个产值超百亿元、超千亿元的煤电(火、风、光伏)用循环经济特色产业群。
  其一、煤炭—电力—冶金产业链。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省区。今后要重点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努力构筑煤—电—铜、铅、锌—航空材料、电子材料、交通运输工具材料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产业链,煤炭—电力—钢—钢材、特种钢等深加工产业链。
  依托我区丰富的高铝煤炭资源,努力构建煤炭—电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电解铝高效循环利用产业链。目前,我区高铝煤炭资源开采量达到1.07亿吨,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燃烧用煤。而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综合效益突出,按照目前每年1亿吨高铝煤炭资源开采量计算,若提取氧化铝比直接销售煤炭增值近2—5倍。若将氧化铝进一步加工生产电解铝,比直接销售煤炭资源增值3—6倍。同时,可有效启动区内电力市场需求,实现资源利用生态化、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优化。
  其二、煤炭—电力—多晶硅—光伏制造循环产业链。我区硅石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工业硅产能约30万吨。而且多晶硅属于能耗较高的产业,电力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3%左右。“十二五”及今后较长时期,我区可加快推进以光伏产业为重点的新型电子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多晶硅、单晶硅和工业硅等硅材料产业,努力构建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
  其三、煤炭—电力—稀土新材料产业链。我区具备发展稀土新材料的良好的产业基础,稀土工业储量4350万吨,占中国稀土资源量的85%,居全球首位,已形成从选冶、分离、深加工、新材料到应用产品较为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我区应构建以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等为核心的产业链以及以稀土催化、抛光、功能陶瓷等新材料为核心的产业链。
  其四、煤炭—电力—煤化工产业链。“十一五”期间,我区高水平、高起点、规模化、基地化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煤焦化等新型化工项目,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今后要努力构建煤间接液化转油、煤制甲烷气(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产业链。
  其五、煤—电—氯碱化工产业链。阿拉善盟是我区湖盐分布的主要区域,可以为我区发展以PVC生产等为主的盐化工产业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区氯碱化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等产量在全国占有一定比重,可构建煤炭—电力—电石—氯碱—聚氯乙烯等产业链,适当发展氯丁橡胶、甲烷氯化物等产品,发展盐酸、液氯、PVC、PVA等下游深加工产品。
  其六、煤炭—电力—氟化工产业链。氟化工是我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军”,我区发展氟化工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萤石资源保有储量达到2596.5万吨,居全国第3位。发展氟化工必备的能源、原辅材料资源也非常充裕,可构建相应产业链。
  其七、煤—电—建筑陶瓷循环产业链。鄂尔多斯市高岭土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各项指标基本满足生产高档日用陶瓷的要求。还拥有丰富的石英砂、长石等生产建筑陶瓷所需的配料。我国70%以上的建筑陶瓷产能布局在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面临的资源、能源、环保和成本压力日趋严峻。我区应抓住建筑陶瓷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培育陶瓷产业集群。
  此外,我区还可以发展煤—电—云计算等高技术循环产业链。云计算是继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被评为十大战略技术之首。国家将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鄂尔多斯市凭借丰富的能源、低廉的电价及适宜的气候环境,已确定规划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的“草原硅谷”云计算产业园区,利用传统能源承接发展云计算。
  目前,自治区已制定沿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对蒙西地区的一二三产业、城镇体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以及生态保护的空间布局作出了战略规划。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中提出,重点打造22个重点工业园区和18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发达地区大范围、高比例缺电,能源用量大、资源型加工产业向我区转移已呈现规模化趋势,这为我区依托能源和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机遇,为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契机。对此,王秉军表示,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将按照总体规划,优选承接产业,发挥后发优势。不仅要资源换项目,而且要用资源换其产业组合式、链条式转移,创办专业工业园区,利用好资源配置手段优化全区产业布局,从整体上实现产业与城市协调,各地区分工协作,各展所长。探索适应国家煤炭等矿产资源政策变化的运作模式和手段,以及惠及当地居民的利益分享机制,既强区又富民。
  电是“煤电用一体化”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刘锦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加快汇集输送风电的电网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电网企业规划、引领、接入、送出的独特作用,积极开展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电网对风电等新能源的接纳能力,促进自治区风电、太阳能等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水平。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