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央企老总:走出去,再造一个“海外中铝”
2011年08月29日 10:57 10558次浏览 来源: 人民日报 分类: 重点新闻
先予后取,做优秀的企业公民
记者: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很多共同的挑战和困难,中铝在应对这些困难方面有什么经验?
熊维平:这几年,中铝“走出去”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我们接触的一些项目所在国家都提出一个要求,要把开采出来的一定资源量在当地加工,为当地解决资源转化和就业。这就要求我们把技术、产能转移到海外去。比如我们在秘鲁当地采矿、选矿,条件合适就可以建冶炼厂,在老挝也计划建设氧化铝厂。
对我们国家来说,把过剩产能转移出去同样意义重大。有色金属是高耗能行业,转移到资源能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也符合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相辅相成,一举多得,很容易被所在国接受。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走出去”比较顺利的原因。
记者:与所在国家发展战略相辅相成固然容易被接受,但怎样解决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
熊维平:我们合作的虽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国家的环保意识非常强,门槛很高,绝不允许你把落后的产能转移过去。
所以,“走出去”一定要有一流的技术,特别是具有节能减排、环保达标、具有知识产权的自有技术才走得出去。在越南、印度、伊朗、马来西亚等国“走出去”实践中,中铝正是依靠自身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赢得信赖和支持的。
我们始终认为,要走出去,要在海外办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一定要比国内做得更好。这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第二,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第三,服务所在的社区,比如就业、基础设施、教育等。
比如中铝的秘鲁铜矿项目,项目还没批下来,我们就投资5100万美金在矿区修建了一个最先进、最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这个污水处理厂解决了当地老百姓70多年没有用到、没有喝到纯净水的问题。而且这个污水处理厂直接净化秘鲁首都利玛的一条重要河流。在社区建设上,我们承担社区搬迁工作,为当地居民建设一个新城镇。这些都为项目顺利通过环评、获得开工许可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企业要更好的“走出去”,只有先予后取,才能发展。
还要强调一点,“走出去”过程中,中国企业一定要自重,用行为树立自己和国家的良好形象,不能出一点闪失。十家优秀企业积累的良好形象,有可能被一家企业做的一件错事而损坏。而一旦形象损坏了,付出多大代价都是难以修复的。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