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公司:微利时代的创新战略
2009年07月17日 8:56 81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投资》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朱娅琼
自主创新成果斐然
事实上,“新型结构铝电解槽技术”只是中铝公司成功破解的又一世界难题。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中铝一直积极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取得了显著的科技创新成效。
敖宏对记者表示:“我们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到,科技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铝在这一块从不吝啬资金投入。”他告诉记者,在“十一五”以来的3年间,中铝共计投入研发资金70多亿元,取得科技成果近300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专利累计申请件数位居国内企业前10名,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记者了解到:2008年,中铝中州分公司承担的“选矿拜尔法生产氧化铝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获得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10年成就奖”。这个奖项是为近10年来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且成效突出的产业化项目而颁发的专项奖。
这项中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技术”,为占我国铝土矿资源总量80%的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找到了一条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新型工艺路线。与传统的联合法相比建设投资节省15%-20%,生产成本约降低10%,生产能耗降低约50%,成为我国氧化铝工业未来发展改变资源状况、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保证我国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
“国家发展改革委给予了这项技术很高的评价,并大力支持了其产业化”,刘风琴说:“国家的支持,让我们有了更强劲的创新动力”。
除了“选矿拜耳法”,中铝在氧化铝工艺其他技术方面同样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成功开发和应用了“石灰拜耳法、强化烧结法、降膜蒸发、常压脱硅、硅渣直接处理技术”等新工艺、新技术,大大降低了氧化铝生产的能源消耗,提升了中国氧化铝工业的竞争力。
刘风琴告诉记者:“目前,中铝已经逐步形成了从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到铜、稀有稀土的一系列具有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有生产技术,并通过制、修订标准逐步形成了中铝的品牌。应该说,很多科技成果及时解决了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搭建一个有效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一个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有效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条件,是中铝取得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的重要因素”,敖宏认为,“中铝集团相对庞大,各地分公司、子公司很多,因此科研资源一定要进行整合,才能发挥整体优势,全面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实际上,中铝已经先后建立了中国铝业联合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中-澳国际轻合金研发中心3个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开展重大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的研究。
敖宏告诉记者:目前,中铝以中国铝业郑州研究院为主体建设的研发中心,正逐步通过全公司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承担起公司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关键技术的创新任务。我们制定并实施了重点试验室建设方案,推进关键科技专项、关键技术专项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并依托重点工程推进科技研发项目的产业化。
2009年5月2日,国家下拨了第一批总投资近75亿元的两年期贴息贷款给41个有色金属技改项目,其中中铝有3个项目位列其内。记者了解到,目前中铝已经开展了氧化铝、电解铝和铝用碳素等专业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除“新型结构铝电解槽技术”外,中铝手中还握有多项有色金属冶炼的通用技术,而这些技术都有望得到国家在技改推广方面的支持。
“中铝要继续以技术创新带动新产品开发,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跨越,今后我们新产品研发要朝高性能、高精度和填补国内空白的方向不断发展”,敖宏强调,“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保持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1] [2]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