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义: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靠什么导航?

2011年01月10日 11:26 1372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针对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是我们面临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着力提升产品和技术结构。二是积极推进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三是着力优化产业布局。


  和谁对话?
  康义汉族,1940年11月生,1965年8月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经委主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副局长。现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党委书记。

  为什么对话?
  有色金属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近些年来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有色金属工业也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我们想知道,当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应该如何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的科学、低碳发展?

  对话人 康义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
  采访人 《中国有色金属报》记者 马永刚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李莉 记者 高杰

  点击一
  焦点关注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为何突飞猛进
  关键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有色金属产业链延伸;大力鼓励自主创新实现突破;兼并重组及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促使有色金属企业做大做强


  记者:有色金属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状况如何?
  康义:近几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有色金属生产大国、消费大国,成为全球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成为推动世界有色金属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成为世界有色金属产业节能减排领导者和领头羊。据统计,目前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已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消费量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1949年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仅有1.3万吨,2000年为784万吨,2009年达到2605万吨,而2010年前10个月10种有色金属产量已达2614吨,已超过去年全年产量,预计全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3137万吨。而在10种常用有色金属消费量上,2009年有色金属消费量是2000年的3.4倍。
  企业经济规模大幅度提升。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产品销售(主营业务)收入1950年仅有2614万元,1978年为84.3亿元,2000年为2183亿元,2009年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72.4亿元。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950年不到1亿元,1978年为115.4亿元,2000年末为3089.5亿元,2009年末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7797.9亿元,比2000年增长4.7倍。
  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加。我国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总额1949年为2.9亿美元,1978年为8.1亿美元,2000年为143亿美元,2009年达到83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949年为1.6亿美元,1978年为3亿美元,2000年为43亿美元,2008年达到260亿美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回落到173亿美元;进口额1949年为1.3亿美元,1978年为5.1亿美元,2000年为100亿美元,2009年达到659亿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1950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0.3亿元,1978年为13.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5亿元,更新改造投资4.0亿元),200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75亿元,200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717亿元。1~10月,有色金属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5%。


  记者:有色金属工业近些年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哪些因素促使其如此迅猛发展?
  康义:首先,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有色金属产业链延伸。近年来,大型有色金属企业产业链向矿山、加工两头延伸取得积极进展,煤电企业投资建设电解铝项目,建成一批技术水平高、治理能力强的大型煤电铝联营企业或铝电联营企业;有色金属企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部分大型有色企业逐步形成多金属国际矿业公司,2009年我国精炼铜前1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77%,2009年原铝前1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为67%;地区布局趋于合理,有色金属冶炼产品逐步向中西部具有资源、能源优势的地区转移,而且继续向中西部集中的态势明显;深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在东部靠近市场的沿海发达地区,有色金属产品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其次,大力鼓励自主创新实现突破。近几年来,我国围绕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落实,发挥科技在产业振兴中的支撑作用,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攻关,研究开发成功了一大批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有色金属材料加工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并用于生产,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增强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竞争力。其中,一批矿产资源勘察与高效采选技术开发成功;一批铝冶炼节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用于生产;一批重大铜镍冶炼技术取得重大创新,技术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一批重大铅锌冶炼关键技术研发成功并用于生产;一批先进的铜铝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一批稀有金属冶炼及材料加工技术开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
  再次,兼并重组及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促使有色金属企业做大做强。兼并重组是有色金属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少大型有色金属企业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开展资产运作。此外,经过治理整顿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我国矿业秩序已经初步好转,无证勘察、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现象得到遏制。矿业开发主体多元化,为解决国内有色金属原料供给短缺,增加有色金属产品原料有效供给开辟了广阔通道。我国通过“走出去”战略,在周边国家和地区、非洲、大洋洲等国家寻找可利用矿产资源。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