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再生铝等废金属资源加工年赚30亿
2010年06月03日 9:50 8546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新闻网 分类: 铝资讯
再生资源加工区一年赚30亿元
太仓港专门设立的再生资源加工区可以瞬间将废金属、旧塑料、破轮毂变成铜米、铝锭,成为可直接用于工业生产的原料,经过加工后的半成品可用作建筑材料、汽车配件等。去年,加工区再生铝合金产量达到了10万吨,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再生铝合金生产基地,生产1吨再生铝与生产1吨原生铝相比,可节约95%的能源,少开采5吨铝土矿,节省1.2吨石灰石、10吨水,还可减少97%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
据悉,太仓港再生资源加工区于1999年10月成立以来,已吸引了美国、日本等国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30家再生资源企业入驻,并全部达到环保要求。2009年,太仓市已被列入国家再生资源回收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这对该市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个良机,去年,该加工区获利近30亿元。
四项新机制力推低碳经济
浦荣皋向记者介绍,太仓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今年将通过政策推动和规划引导培养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太仓主要实施四项节能新机制力推低碳经济:
一是建立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储备库,安排200万元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引导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跟踪、调度和服务力度;
二是节能技改推进机制,降低节能技改项目扶持门槛,规定单个节能技改项目设备投入达600万元即可享受扶持资金,提高节能技改奖励比例,节能技改贴息从原来的25%提高到50%;三是节能管理评级机制,将评定结果与重点项目扶持、银行授信和评先评优等政策挂钩,年内确保审核清洁生产企业38家以上,技术改造项目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率达100%;四是节能产业市场机制,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能源需求管理、节能资源协议等市场新机制,建立健全节能产品认证体系。
记者在太仓走访后发现,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整个太仓都吹起了阵阵“低碳”风。这正如浦荣皋所说,全市以《太仓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引领,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初步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道德标准、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升“绿色太仓”的建设水平。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