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节能技术再突破 年节电120亿度

2010年05月26日 14:45 488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5月26日讯 昨天,“预焙铝电解槽电流强化与高效节能综合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新工艺,在河南荥阳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这项由中南大学和郑州龙祥铝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创新成果,在不改变我国现有相对落后的铝电解槽结构条件下,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平均电流效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吨铝节电1100~1200千瓦时。全行业推广后,年节电可达120亿千瓦时,每年可新增经济效益超50亿元,并使铝电解温室气体排放大幅降低。
  目前我国电解铝行业中,普遍存在着预焙铝电解槽生产中阳极电流密度偏低、导致单位产能偏低,难以实现高电效、低电耗与低排放的节能减排目标。“预焙铝电解槽电流强化与高效节能综合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实现了较大幅度提升阳极电流密度,同时显著降低槽电压的高效节能铝电解新工艺,并开发了配套的智能多环协同优化与控制技术。
  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这套新工艺在龙祥铝业进行了全系列134台电解槽工业应用,成功地将一个技术相对落后的160kA级铝电解系列升级为一个高效节能型180kA级铝电解系列,产量提高了12.5%,平均电流效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平均每吨铝的直流电耗为12400kWh,吨铝节电1100~1200kWh,取得了能量效率大于50%的节能效果。
  使用这一新工艺,龙祥铝业铝电解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90%,环境效益非常明显,每年还可实现直接经济效益约3000万元。如按2008年全国电解铝产量1310万吨、平均吨铝直流电耗13254千瓦时计,全行业推广后,年节电可达120亿千瓦时,仅此一项全行业就可实现年创经济效益超50亿元,并使铝电解温室气体排放大幅降低。
  据了解,该项成果既可用于老旧生产系列的技术升级,无需停槽改造;也可用于新建铝电解系列,且不增加建设投资。是一项投入小、见效快且增效节能、效益非常显著的先进实用技术。专家认为,在不改变原有铝电解槽结构的条件下,这项新工艺实现了高效、节能、减排、增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工钮因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士张国成等11位专家参加了鉴定会。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