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色奥博特铜铝:一个铜加工企业的变迁
2010年04月23日 13:39 12750次浏览 来源: 工人日报 分类: 铝资讯
插上翅膀高飞
2009年11月12日,山东奥博特人变为中色奥博特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有色集团)重组了奥博特。
“中国有色集团要延伸下游高附加值环节,奥博特需要原料和资金支持,双方一拍即合。”临清市委书记张旋宇对本报记者说,去年奥博特销售收入30多亿元,全市第一,而重组后地方政府只保留了20%的股份。“作为地方政府,能够把一个产值几十亿元的企业拿出来和央企进行合作,看重的就是企业的长期发展。”
重组给奥博特插上了翅膀。“原来很多想法只能想想而已,现在有条件变成现实了。”中色奥博特总经理王士杰坦言。
雄厚的资金支持是重组带来的首要优势。仅以原材料采购为例,奥博特每月流动资金需要近4亿元。而重组4个月来,中国有色集团对奥博特的投入已到位19.8亿元,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罗涛还承诺:“五年以内,所有的利润全部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铜价波动大,2001年奥博特成立时每吨不到2万元,现在是6万元,“有时一天之内每吨就波动两三千元”。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峰说,“资金保证是铜加工企业最重要的规避风险途径。我们的空调企业客户一听说央企重组奥博特,立刻表示要把合作提升到战略高度。”
优先获得原料则为奥博特解决了后顾之忧。“现在不仅可以通过集团直接从赞比亚进口湿法铜,还能进口当地丰富的废铜资源,铜合金板带约35%的原料就是采用回收的紫杂铜废料。”
中国有色集团在赞比亚投资兴建了铜矿。4月18日,王士杰刚随同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罗涛赴赞比亚考察,发现当地的铜加工市场几乎是个空白,很多铜产品都是国内运过去的。“我们计划在赞比亚建一个铜加工工业园,明年可能开工。”
“婆家和娘家对奥博特这个姑娘都很好,我们自己现在压力很大。”王士杰坦言,一方面是管理要更规范,包括财务、质量控制等,另一方面是思路要跟上集团的步伐。“原来主要是谋生存,现在纳入整个集团发展角度,管理方式、思维方式都要调整。”
未来3至5年,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铜铝深加工基地,中国有色集团和临清市共同为奥博特规划的美好前景需要一点点来努力实现。
目前奥博特正在进行3万吨内螺纹铜管生产线和4万吨铜板带生产线两个项目的建设。“做铜加工没有形成规模很可能被淘汰,最多时国内有三百多家铜加工企业,现在只剩十几家了。”刘占海说,国外以铜板带为主的加工厂规模一般在20万吨/年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万吨到70万吨/年。
今后他们还将重点建设高性能大型工业铝挤压材、铜合金型材、高档电子元件、高档低氧铜线杆等项目。王士杰说,目前奥博特的产品涉及几十种,但铜合金生产强国日本、德国、美国能做到几百种。“高速列车、大飞机、汽车里用的导线、接插件都是在铜带基础上再精深加工。我们要做占领市场最高点的产品,进一步替代进口。”
责任编辑:静观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