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材行业腹背受压:“双反”打压和产能过剩

2010年04月15日 9:20 46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先是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现在又是美国,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让整个行业的出口都难做!”由2009年蔓延至今针对中国铝材行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让身处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建辉刻骨铭心。
  4月20日左右,美国商务部将决定是否对中国铝材行业进行“双反”立案,而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4月22日举行损害听证会。结果从逻辑上似乎在月底才能到来,但答案已然在铝材业界心底萌生:“肯定会立案”已是板上钉钉事实,将会是中国铝材行业漫长抗辩长征的开始。
  过去的一年似乎更像是一部中国铝材行业的血泪史。与服装、鞋业在国外的贸易纠纷多集中于欧洲等国相比较,除却欧洲外,中国的铝材行业出口在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都遭遇了狙击。
  狙击的恶果是,高额的反倾销反补贴税使国内相当部分铝型材企业退出加拿大及澳大利亚部分市场,出口环境一夜退回中国进入WTO前期。
  更让铝材行业大佬们忧心的是,美国的“双反案”代表着一个国际主流,若是最后终裁成立,未来在对华铝材“双反案”的发起国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甚至中南美洲国家的身影。
  “如果参照中国国内出产的原材料铝锭的价格,事实上是不存在反倾销的。”豪美铝业美澳部负责人贺检一语道破,他认为贸易保护、汇率因素及政治考量才是铝材行业遭遇此次美国“双反”调查的主因。
  在众多的贸易保护及政治因素海啸扑面而来的背后,值得肯定的是,中方层面并不是一味承受来自外部的反倾销、反补贴或是特保政策重压。中国商务部已于10日对美国取向性硅电钢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做出最终裁定,决定自11日零时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取向性硅电钢徵收正式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而这,对于中国的铝材行业而言,至少可以多了一个谈判的筹码。2007年7月1日起,初级铝型材产品11%的出口退税已然取消,2009年的出口因为金融危机甚至同比下降26.4%,如今的回暖则是接衔旧有客户的良机。
  事实上,中国输美铝材产品并不是想低价销售,内核原因是产能过剩让价格难以反弹。以2010年2月的淡季为例,国内就有20万吨的铝加工产能投产。
  国内铝型材企业如此大的产能背后,隐藏着未来国内铝材市场高速成长的预期:欧美工业型材与建筑型材的比例为6:4,中国为3:7,随着汽车、航空等工业的发展,工业型材仍有巨大成长空间。
  以美国为例,2009年美国的交通运输业用铝分别占铝总消费量的32%,而我国仅占18.2%,仅这一项即给企业美好的想像空间。但是,在这时间天窗到来之前,那些投资吹起来的泡泡呢?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