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出尽是利好 中国铝业何去何从?
中国铝业去年巨亏46亿创2006年上市以来最差纪录
2010年04月06日 9:1 4748次浏览 来源: 理财周报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丁青云
亏损46亿,创2006年上市以来的最差纪录。
这是中国铝业董事长熊维平现在必须直面的一个尴尬数字。“去年是中国铝业最困难的一年,也恐怕是业绩最糟糕的一年。”熊维平用两个“最”字概括了中国铝业落寞的2009年。
此时,市场早已泰然处之。股价走势波澜不惊,年报公布当天,中国铝业甚至上涨1.87%,大有利空出尽之势。
而机构则选择了冷眼旁观,众多分析师纷纷在研报中表示,亏损超出预期。不过,因为这已经不是中铝第一次出人意料了,分析师也由最初的震惊变成了现在的“波澜不惊”。
“中国铝业的表现非常让人失望。说实话,没有人认真关注中国铝业。我们同行在一起交流的时候,都不谈这家公司。”一位北京知名券商分析师谈及中国铝业,语气淡然。
“业绩这么差,没动力写(年报点评)。中国铝业也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公司,不会很快出研报。”一位总部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分析师直接点出券商看淡的关键。
“从盈利能力看,我认为中国铝业不是个好公司。一般民营铝厂去年第二季度就开始盈利了,但中铝除了三季度盈利外,其余都亏损。”上述分析师直言。
中国铝业为什么巨亏46亿?出路何方?
中国铝业的拐点
中国铝业的巨亏出乎了几乎所有分析师的预期。“中国铝业2009年净亏损46.42亿,亏损额高于我们预期的30.75亿,也高于市场预测的25亿”中银国际分析师乐宇坤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分析师们总结亏损超出此前预期的原因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其一,部分分公司实行内部退养计划导致管理费用比去年增加4.30亿;其二,贷款增加导致财务费用比去年增加4.34亿;其三,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6.24亿,包括关停小电解槽落后产能、因环保节能项目需被更新替代的产能造成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约4.64亿,及在建工程减值约1.6亿。
“中国铝业现在应该处于业绩拐点,或者说叫低点。”东吴证券分析师乐观地表示,随着接下来铝市场的回暖和铝价的提升,中铝的情况将会出现好转。
“中国铝业2009年的业绩只能算是个低点,不应该算拐点。因为拐点意味着这以后都会一直稳步向上。但铝行业波动性实在太大了,很难做出恰当的预测和判断。”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衡昆则相对谨慎。
“中铝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短时间内很难见效。”上述总部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分析师则认为中铝走出困境仍需很长的一段时间。
巨额减值大冲澡意在增发?
其实,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铝就已经迎来了一丝曙光。2009年3季度盈利2100万,但4季度又出人意料地亏损了11.42亿。事实上,剔除掉非经常性项目损失,自2009年8月以来,中铝已经是持续盈利。为什么中铝2009年仍然如此巨亏?
从上面分析师分析的巨亏超出预期的三大原因看,最大的意外来自6.24亿的“资产减值准备”。
中国铝业2009年的资产减值准备呈现变戏法式的变化:一季度,中铝冲回约6.6亿的存货跌价准备;二季度,又计提闲置停工资产和应收账款减值准备约6.6亿。接着四季度,中铝再大额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约6.24亿。
“实在看不懂这么大额的减值。很可能就是把历年来的呆坏账全部摊在行业不景气的2009年。这样,一来可以降低下一年的利润对比基数,二来可以轻松上阵。另外,对管理层而言,央企在去年经济危机中亏损可以不受政府问责。”一位广州资深审计界人士表示。
“这和企业年底时进行当年度的资产检查有关,企业一般在年底进行计提。但更可能的是,为了完成再融资,中铝需要在2010年给投资者一个较为满意的盈利回报,因此不排除2009年充分计提的可能。”一位上海知名券商分析师看法也比较类似。
“上市公司出于一些考虑会多计提一些。”上述东吴证券分析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大冲澡的可能性很大。当然,也有可能是由于很多减值和管理费用的计提都是在年底进行。”上述北京分析师表示。
3月17日,中国铝业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股获批。中铝此次是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不超过十名特定机构投资者发行总计不超过10亿股A股股票,计划融资金额不超过100亿元,主要用于氧化铝投资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完全就不应该搞(增发),现在全国电解铝和氧化铝总产能都已经过剩,增发说白了就是上项目,主要是为了圈钱。目前中铝现有产能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只发挥了70%到80%左右,不需要再新增资本支出了。”上述北京券商分析师表示不理解中铝的增发。
中国铝业出路
中铝2010年关键词是扭亏为盈。多家券商认为,中铝有望一季度扭亏为盈。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中铝“复兴”最亟须解决的问题是降低成本。目前,铝行业10家上市公司,已有8家公布2009年年报。据巨灵资讯统计,中铝2009年销售毛利率仅1.74%,排名倒数第一,远低于14.54%的铝行业平均水平;而中铝与排名第一的金马集团32.04%的毛利率相比,两者相差18.4倍。换言之,中铝的成本率是业内最高的。
“减低成本,关键是提高产业链比较完善的产量比例。”上述中西部地区分析师表示,“巨亏主要是由于中铝产业链有缺陷。中铝的电解铝主要是几个老电解铝厂拼装起来的,老厂设计是没有涉及到发电这一块的,现在发电这一块是外包,成本比较高。而很多民营电解铝厂一般都有自己的发电厂。”
“中铝控制成本的最好办法是减人,但很难。中铝包袱很重,但它是央企,不仅仅要业绩,还要解决就业问题,人工成本方面很难再降了。目前,中铝降低成本的做法是淘汰落后产能,增加铝土矿自给率,推进铝电联营等。”上述上海分析师表示。
此外,中铝身处竞争比较充分的传统行业,缺乏大幅增长的想象力也是一大掣肘。“中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这么大的收入规模下,要想获得大幅增长,除了行业复苏外,还需要产能扩张或大的资产收购,但短期来看,中铝都不具备。”上述上海分析师认为这是中国铝业长期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