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实业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项目获批

2010年03月10日 14:16 947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大搞科技创新,确保企业发展"节能、环保、低成本"
  当前,整个经济社会已进入"高成本"时代,而在被称为高耗能产业的电解铝领域,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低碳、节能、减排是这个行业的永恒主题。中孚实业将科技创新作为打造百年常青企业的另一翼,努力实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确保企业发展"节能、环保、低成本"。
  自上市以来,国内外诸多业内知名专家、全国1500余名大学生先后加盟中孚实业,有效改善了企业的人才结构。中孚实业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开发体系,逐年加大科技投入,重用科技精英,鼓励技术革新。公司以省级技术中心为平台,与中科院、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进行院企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企业不断向行业前沿迈进。在梁学民等一批铝行业专家的带领下,中孚实业经过连续多年锲而不舍的攻关,取得了一批领先世界的电解铝科技创新成果,引起行业震动:
  --2006年,一项困扰铝行业的世界性难题--铝电解系列不停电停开槽技术在中孚实业取得革命性突破,这项技术既安全又节能,改变了电解铝单槽检修必须系列停电的传统模式,实现了电解铝生产非事故条件下的连续运行,不仅每年为公司节约3000万元,而且在全国推广后,每年可节电8.5亿千瓦时、增效10亿元以上。截至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35家大型铝骨干企业推广使用,并出口至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国。
  --2008年7月,中孚实业完成的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300KA级铝电解槽综合节能技术开发"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各项新技术开发应用后可使我国300KA级电解槽生产吨铝综合电耗降低800-1000千瓦时,综合炭耗降低折合标准煤100千焦以上,吨铝削减PFC排放量50%以上,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6-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12月4日,中孚实业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项目申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在北京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中国科学院院士、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著名超导物理学家赵忠贤院士亲任顾问。他表示:"把具有最前沿的超导技术适用于电解槽的电流输送,科学意义非常大。" 该项目主要开展面向工程化的大电流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的研究开发,解决高温超导电缆的核心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将为实现高温超导电缆在未来电网以及相关领域的规模应用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已于2008年正式启动,预计2010年年底完成,中孚实业为此投入了3000万元的研究资金,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是探索性的科学实验,虽然我们要承担一定风险,但只要对未来整个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作出一定贡献,我们认为很值得。"
  2009年12月24日,以中孚实业为主申报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并得到国家近6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成为国务院重点支持的《促进产业振兴的重点先进技术》项目。该项目由中孚实业于2007年牵头组建的"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平台,参加单位有东北大学、中南大学、云铝等共同开发,是2009年铝行业唯一列入国家支持的创新计划项目,将被作为国家正规项目有计划地实施管理。该项目以解决低温、低电压两个核心问题为目标,现已进入攻关阶段。技术难题一旦被攻克,将使我国电解铝吨铝直流电耗在现有基础上下降10%、下降到11800度/吨,吨铝直流电耗平均降低1000多度电,成为领先世界的最先进的铝电解技术。2009年,全国电解铝产量为1284万吨,如果该项技术在整个铝行业推广后,一年铝行业最少可以节约128亿度电,铝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生机。
  截至2009年底,中孚实业已向国家申请专利110件,获得授权55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企业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被评为"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中孚实业闯出了一条"节能、环保、低成本"的发展新路,使传统铝产业实现了优化升级,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从2006到2009年,中孚实业共节约标准煤20.8万吨,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期间节约14万吨标准煤的节能总任务。近年来,中孚实业在电除尘改造、脱硫工程等环保设施上共投资2亿多元,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在粉尘、氟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公司努力向欧洲先进排放标准看齐,最终将实现各种污染物的零排放。


  诚信为本 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作为新时代的企业,中孚实业已经把诚信共赢的思想内化为道德自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全面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公司创造性地解决了工业用地问题。在长达8年的豫联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企业地处深山,沟壑纵横,地域平均落差20多米,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困难。中孚实业在巩义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土地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挖山填沟,人工造地,先后克服洪涝、"非典"、低温冰冻、汶川地震等重重困难,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投入人力150多万人次、投入车辆百万台次、调运土方近2000万方、人工造地近2000亩,安置搬迁居民1250人,使土地资源得到了节约集约化利用。
  其次,公司良好的发展业绩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中孚实业总股本从上市时的1.35亿股扩充到现在的6.57亿股,通过公司2009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的实施将达到11.8亿股,公司股票总市值从上市时的21.24亿元到2009年12月31日已达170.75亿元。中孚实业先后获得"2006年度最佳公众形象公司"、"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高成长上市公司金鹰奖"等荣誉,并于2008年、2009年连续入选沪深300综合指数成份股和上证治理板块成份股。自上市至今,中孚实业累计向股民现金分红1.88亿元、送转股三次 ,实现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给广大股民以丰厚的回报。自2002年至今,在融资经营工作中,豫联集团秉承"诚信为本、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不断加深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贷款偿还无一逾期,同时累计支付财务费用近20亿元,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合作方的双赢多赢。
  第三,以人为本,共奔小康。打造百年企业、实现共同富裕、共奔小康是中孚实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自2004年至今,随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中孚实业连续对员工工资普涨了三次,不断满足广大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009年,近2000名员工随着落后产能淘汰平稳实现内部转岗,退休人员工资待遇进一步提高,新建家属楼360套住房全部分房到户,豫联集团、中孚实业7000余名员工在金融危机面前不下岗、不减薪、有活干,全体员工切实分享到了企业发展的成果。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豫联集团、中孚实业先后为社会提供了6000余人的就业岗位,中孚实业自2002年至今累计向国家纳税18.62亿元,纳税连续多年位居巩义市首位,缴纳地税2009年度排名郑州市第一,为当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
  调结构,促转变,创造新优势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中孚实业积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9年,中孚实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全部淘汰了小机组、小电解槽等落后产能,全面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强化精细化管理,坚持不懈地优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保持320KA级以上特大型预焙电解槽及配套30万千瓦机组安全高效运行。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营销思路,优化营销模式,提高快速应变及决策能力。公司通过全员劳动竞赛活动的深入推进, 2009年实现挖潜增效6795万元,确保了公司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目前,公司电解槽工作电压降到3.9伏以下,吨铝直流电耗达到12500kwh左右,提前实现国家铝业振兴规划目标,整体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产能规模与危机前相比增加了近一倍,整体竞争优势发生质的飞跃。在当前中国整体经济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在中国铝工业乍暖还寒的时候,中孚实业已经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率先脱颖而出,取得了弯道超车的重大胜利。
  当前,国际、国内市场进入大激荡、大变革、大分化时代,站在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孚实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对铝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将以"调结构、促转变、创造新优势"为战略方向,充分利用母公司豫联集团开拓海外氧化铝市场、开发上游煤炭资源、实现多元化发展的有利契机,不断充实、完善"一体双翼"的发展模式,在行业内始终保持先进企业的竞争优势,为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2] [3]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