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实业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项目获批

2010年03月10日 14:16 947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阳春三月,在全国上下喜迎两会召开的大好日子里,从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喜讯:该公司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的"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申报国家"863"计划顺利通过国家评审,该公司申报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这标志着从事传统铝产业的中孚实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再出重拳,明显加快了"调结构、促转变、创造新优势"的战略步伐。
  铝工业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要想在这个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无疑是不二选择。中孚实业2002年上市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企业,正是由于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以"节能、环保、低成本"取胜,历经多年坚忍不拔之努力,形成了"以产业为基础、以资本运营和科技创新为双翼"的崭新发展模式,实现了由规模化发展到科学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从一个地方小企业发展成为了装备水平、科技研发能力等整体实力位居中国铝行业第一方阵的现代化大型铝骨干企业。
  产业为基础 坚持可持续发展
  产业是主体,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科技创新、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实现装备水平的优化升级,形成完善的电-铝-铝深加工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孚实业夯实产业基础的明晰思路:
  中孚实业的前身是筹建于1975年的巩县电厂,1990年以前总装机容量仅3.6万千瓦,总资产不过5000万元。1993年,巩县电厂率先在巩义市实行股份制改造、初步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从1993到1995年,公司连续进行电力机组建设,企业规模不断扩大。1997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巩义电厂和巩义铝厂实现资产重组,组建了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创了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以电为中间产品、铝为最终产品"的"铝电合一"产业模式,时至今日仍然是国内电解铝行业的主流模式。
  2002年6月26日,豫联集团控股子公司中孚实业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核准制下河南省首家上市公司。中孚实业逐渐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张力,开始进入"加速度"发展阶段。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自2002年起,中孚实业下定决心,彻底摈弃了行业内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高起点、高质量地开工建设了以"环保生态工厂、山水园林企业"为目标的豫联工业园区。其中电解铝项目为原国家经贸委批准立项的"双高一优"项目,全国首家采用国际一流的320KA特大预焙电解槽技术,属当时世界电解铝行业先进生产工艺,具有低耗能、大容量、优化环境、科技含量高等优势;配套30万千瓦供热机组是目前国内具有成熟运行业绩的机组,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效益;炭素项目与中孚铝电解生产系统相配套,在国内同行业中属领先水平。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使企业整体装备水平跨入了中国铝行业第一方阵。经过连续8年艰苦创业,豫联工业园区第一阶段建设任务于2009年圆满完成,成为了拥有电、铝、铝加工、炭素等完整产业链、产值规模超百亿的河南省重点产业集聚区。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