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渐褪色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2010年02月26日 9:23 75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完善城市化政策 缩小城乡差距

  中国证券报:从政策建议上看,怎样做才能缓解频频出现的“用工荒”现象?
  都阳: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公共政策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社会政策都不完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劳动供给潜力的发挥。举个例子,统计调查发现农民工每年外出就业的时间是9个多月,春节期间大量的农民工在工作地和家乡往返,这样农民工实际有效劳动供给时间就缩短了。如果说我们从制度上完善城市化政策,让城乡之间二元结构消除得更迅速一点的话,劳动供给时间就增加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劳动力短缺。当然,公共政策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资本,比如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制度,使他们更适应未来的结构调整。
  第二,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没有必要做额外的政策调整。因为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是经济发展过程的规律,也是我们希望的结果。这是因为:工资上涨后劳动者能从劳动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增加福利,这是积极方面;另外通过工资上涨也能改变产业结构的关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就会下降,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附加值高的产业就会有更高的竞争优势。
  张茉楠:未来应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和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生产服务领域;在要素投入上,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在目标导向上,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具体安排上,加大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为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扫除制度障碍,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教育深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和延伸中国产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养老保障制度安排创造新的储蓄源泉,以及通过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扩大人口老龄化时期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本系列完)

[1] [2]

责任编辑:l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