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集团卷入铝品出口走私案

2010年02月22日 13:58 104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争议69号文
       “海关方面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69号文的存在。”接近万向资源的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万向资源属于被刑事立案的七家企业之一,为浙江著名民营企业家鲁冠球创办的万向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法人代表为鲁冠球之子鲁伟鼎,总经理韩又鸿为鲁冠球女婿。
       对于多年来的出口变成走私,万向资源怎么也想不通。“公司没有必要为了一年几千吨铝的出口而冒法律风险,这点收入都抵不上公司一天的全部收入。”一位万向资源内部人士透露。
       因此,万向资源一直没有放弃搜寻有利于企业的证据。2009年9月,万向资源找到69号文,认为这是企业的“救命稻草”。因为从加工工艺上看,万向资源被查处的纯铝棒产品,也是经过了拉拔这一工序,依照惯例,同样应划为条杆类。
       不过,无论万向资源如何解释69号文和“拉拔工序”,上海海关始终强调铝棒的“未锻轧”。无奈之下,万向资源向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下称有色协会)求助。
       2009年11月30日,有色协会致函海关总署。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认为,69号文“等于明示出口企业,非合金铝和铝合金棒应归为条杆类而不应归为未锻轧类(7601)。尽管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看此归类有不恰当的地方,但作为总署下发的规定,出口企业和出口海关均应按此归类原则处理”。有色协会建议,对按此归类出口的企业“不予追究”。
       有色协会此函发出后,石沉大海,一直没有得到海关有关部门的回应。虽然万向资源最终通过努力,将公司被拘员工取保候审,但其他企业的一些员工已经被拘近半年。

逃税嫌疑
      2006年,国外出现原铝相对短缺,市场形成国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的局面,中国开始对原铝出口征收关税。但是,15%的原铝出口关税门槛太高,于是出现了部分企业以铝合金棒变相出口原铝的情况。根据海关统计,2007年1月至7月中国铝挤压材出口量达到78.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91%。8月,海关对铝型材开始征收15%的出口关税后,铝挤压材出口量出现急速直线下降。
       一位熟悉此事的涉案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很多企业出口的产品,长度达到5.8米、直径为60毫米-120毫米,看起来就是铝棒。结合发改委在2005年发布的有色行业的标准,以及海关的69号文,企业想当然地认为可以以“铝棒”来进行申报。
       不过,业内人士也不否认,有部分企业出口的确实是原材料,有变相出口嫌疑,即重熔后就将铝合金棒当做原铝的铝锭来出售。此举不仅可以避开原铝出口的关税,还可获得退税。
此次海关对出口企业采取“一棒子打死”,即无论是否真的变相出口,还是符合69号文所描述的加工工艺特征,只要是出口铝棒的企业,全部的六系合金产品均划为“未锻轧类(7601)”,要求企业补税。
       “这根本就是‘强盗逻辑’。”中铝旗下一位熟悉此案的公司内部人士说。“铝锭和铝合金棒完全是两码事。按照规定,合金就应该是零关税,但海关根本不管。我们出口型号为6063的铝合金棒,按照商品编码规定是一种铝合金,成分中除了铝的合金成分加起来大于1%。但海关仍然认为有以铝锭形式出口的嫌疑,非要我们补税。”
       有色协会主管铝业务的副会长文献军认为,判断是铝合金棒还是原铝,核心依据不是合金成分,而应是加工工艺。“按照69号文,不管是纯的,还是合金的,只要经过拉拔,经过挤压,就应该报‘条杆类’;如果没有经过变形加工的,就应该报‘未锻轧’。但海关对这个的解释和实际的执行情况并不符。”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也告诉本刊记者,如果到铝厂下两份订单,一份是69号文中提到的型号“6060”和“6065”的铝合金棒,一份是纯铝棒,尽管合金成分不一样,但铝厂列出的加工工艺肯定是一样的。
       文献军认为,尽管69号文中对“条杆类”的归类有不妥之处,但是海关一旦规定,只要没有修改或者废止,就必须按照这个注释来执行。“至于具体应该怎么修改,那海关应该要找我们有色协会商量,因为在工艺上,海关并没有专业人员,他们也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税收目标下
       根据2010年1月7日《海关总署公告2010年第3号》,69号文刚刚被废止。
       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海关把所有出口的铝棒产品认定为“未锻轧类(7601)”,如果纯度没有达到99%,就是铝合金,需要补税;纯度超过99%则认定为纯铝锭。如果企业出口产品归为铝棒,没有交税,会被海关认定为走私,要承担刑事责任。
       部分被迫补缴税款的企业有苦难言。“据说政府是对各海关布置了任务,地方海关为了完成任务,就让我们必须补税,不补不行。考虑到和地方海关的关系,只好补一点,在这个问题上企业很难和海关抗衡。”一家被调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本刊记者坦承。
      “来我们这儿的海关办事人员都说,你们要怪就怪我们国家的‘4万亿’投资计划,2009年出口形势这么差,税收任务又这么重……他们的言下之意就是这都是上面下达的任务,他们也是奉命行事。”前述消息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涉及刑事立案的几家企业目前几乎都濒于绝境:上海亚利星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不仅公司倒闭,总经理张潮峰3月被拘之后,妻子杨涌一直在上海,希望为其疏通关系。安信达(无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台湾老板已经逃跑,总经理被拘,公司在2009年12月被整体拍卖。
       万向资源的被拘员工尽管已经取保候审,上海海关目前还在对公司2008年的进口情况展开详细调查,要求相关企业提供所有单据,以查找万向资源在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009年3月被拘的张潮峰,已在今年1月底被检察院正式批捕,由上海检察院第一分院受理此案。
       截至发稿,上海海关以“目前该事件还在走法律程序当中,现在不能接受采访,否则将对办案有影响”为由,拒绝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要求。

 

[1] [2]

责任编辑:a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