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铝贵州企业“帮扶中心”的感恩信

感恩之心溢于言表——朱海致中铝贵州企业全体叔叔阿姨的感谢信

2010年02月05日 15:29 600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本网讯   中铝贵州分公司运输厂已故职工朱进明之子朱海,男,20岁,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前,每月有企业发放的280元抚恤生活费,大学毕业后已取消。朱海现就业于北京优地联合建筑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其母姚进宁,52岁,贵阳红拖厂内退职工,每月退休金330元;因患脑肿瘤导致失明。

新闻图片2010151536161265355376687_9417.jpg 


  2006年贵铝“帮扶中心”开始对朱海进行帮扶,2006年提供1980元的助学帮扶;同年11月起,给其办理了每月86元的定期生活帮扶,2007年1月调整为每月190元。2007年8月,“帮扶中心”第二次给朱海助学帮扶3000元。同年春节,企业慰问1500元。2008年春节,企业慰问500元。2008年9月,“帮扶中心”再次给朱海提供了2000元的助学帮扶。2008年8月,因朱海大学毕业就业,“帮扶中心”停止了对他的定期生活帮扶和助学帮扶。


  尊敬的中铝贵州企业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
  当恩情厚重到某种程度,感激的言辞就不知道从何处说起——这就是我写这封信的心情。当我离开青涩的校园,涉世半年后再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依旧百感交加。
  我还是想写些许关于我母亲的文字。我的母亲应该只是一个和中国大部分母亲一样,庸庸碌碌勤勤恳恳工作的普通妇女,相夫教子,倾注心力经营着自己的家庭。然而一场事故让初为人母的她失去了爱人,让年幼的我失去了父亲,让我们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幸福。直到现在,我依然无法想象一路走来,母亲承受的是怎样的含辛茹苦、身心疲惫。母亲教会了我乐观向上,教会了我诚实做事、诚信做人。而我叛逆得太早又懂事得太晚,母亲终于积劳成疾。母亲的坚强,帮助她挺过了高风险的手术;母亲的坚强,让她即使失去了光明也不失去希望;母亲的坚强,激励着我在忙碌而残酷的北京自强不息。
  母亲非常坚强。然而,面对命运多舛的残酷现实,个人的力量也是极其渺小的。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想我不会有太多机会给你们写这封信;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一个普通的妇女工人,一个单亲妈妈,无论怎样捉襟见肘地节俭过活也难维持日常生计,更不用说折磨了我十数年的呼吸道疾病带来的开支,以及高昂的大学学费了。我曾经认为,社会近乎冷漠,没有人是一定会给你帮助的。而你们带来的每一次温暖,总是那么合乎时宜地出现在我和我的家人最需要的时候。不管是那么多年没有中断过的抚恤金,还是在母亲治病最需要钱的时候你们所给予的帮助。所以你们每一次满溢温情的雪中送炭我都能够铭记于心。在病魔面前,感谢母亲没有放弃生命;在贫穷面前,感谢自己没有放弃生活;在困难面前,感谢你们没有放弃我们。
  得益于你们的援助,我现在才能得以出落成人,成为北京的一个景观设计师,工作压力很大但生活也很充实,每天很艰辛但凡事依旧努力。因为我知道,我所背负的,不仅是母亲对我的希望,也是你们对我的希望,是所有曾伸出援手的人对我的希望。所以我会继续努力,继续每一天都活得充实。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希望经过在大城市的历练,自己能够迅速成长起来,最终能够更好的回报亲人,回报你们,回报社会。
  让爱心之火代代相传,愿感恩之情生生不息。


  此致
  敬礼!


 朱 海
  2009年12月于北京

责任编辑:毋宁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