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东轻首度回应“年终奖”职代会程序成焦点
2010年02月05日 8:36 5666次浏览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铝资讯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则关于“科级干部年终奖为工人的25倍”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
2月4日,帖子中所指的中铝东轻公司对上述消息首次进行了正面回应,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田先生告诉记者,“网络上的说法并不属实。事实上中铝东轻公司科级干部年薪仅为工人的2倍,而处级干部的年薪也仅为工人的3.5倍。”
据了解,中铝东轻公司的薪酬体系主要依据其2003年制定的工资改革方案来制定,而该方案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但有中铝东轻公司工人称,中铝东轻公司职代会代表缺乏选举程序,参加职代会员工绝大部分为干部,而工人皆“被代表”。
“科级年薪仅为工人的2倍”
2月4日,中铝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本次事件由中铝东轻公司进行回应会比较准确。
据上述田先生介绍,中铝东轻公司的所有职工都实行绩效考核制度,但处级和科级干部实行的是年绩效考核,普通工人实行的是月绩效考试。工人误将工人的年终奖与干部的年绩效考核进行比较,因此才有了如此大的差距。
“每个月,干部会以当月的平均水平发放部分绩效奖金,而工人则是全额发放,到年底再根据当年的考核指标,给干部发放全年的绩效奖金。”田先生告诉记者,“简单地说,事实上中铝东轻公司科级干部年薪仅为工人的2倍,而处级干部的年薪也仅为工人的3.5倍。”田先生解释,所谓的年薪,即所有月薪和绩效奖金以及福利相加的综合。
对于今年干部所拿到的年终绩效考核奖金的平均数,田先生表示“自己还未算过”,不过他告诉记者,科级干部拿到最少的是350元,处级干部拿到最少的是1000元。
针对田先生的解释,有工人明确表示质疑,认为年薪差距不只两倍。
职工代表会议程序成焦点
同时,上述田先生告诉记者,东轻公司薪酬体系的主要依据是其2003年制定的工资改革方案,而该方案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因此,对于中铝东轻公司和工人之间的分歧,职代会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
“我来厂里那么多年了,就从来没参加过职代会,更没参加过职工代表的选举。”2月3日,中铝东轻公司101厂某员工向记者表示。该员工透露,每年的中铝东轻公司都有职代会,但职工代表中却罕有普通工人,“去那边开职代会的,最低一级的也是一些班长”。据了解,“班长”一般管理十余名工人,但等级也为普通工人。
大部分接受采访的中铝东轻公司工人表示未参加过职代会,也未参加过职工代表的选举,对于职代会的内容和最终的决定,基本上都表示不知情。
不过,田先生否认了工人的上述说法,“我们的职代会都是有要求的,包括女性、普通工人等在总人数中的比例,最后按照民主选举的方式选择参加职代会的职工代表。你可以到中铝东轻公司来看看,事实会证明中铝东轻公司都是按照相关程序举行职代会的。”
干部拿的是绩效奖金
“工人们搞错了,那不是年终奖,而是绩效奖金。”1月26日,中铝东轻公司财务总监王萍如此告诉记者。
据王萍介绍,中铝东轻公司有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每位干部都有绩效考核指标,如果年底核算,达到指标的就有一笔奖金,没有达到的就拿不到钱。
“这个奖金绝对不是年终奖。”对于副科级干部所谓绩效奖金的具体数目,王萍表示“这个很难说,因为我们中铝东轻下的厂不一样,考核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些人拿到的要高于这个数,有些人要低,甚至有些人还拿不到。”
2月2日,中铝东轻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却表示,“副科级干部拿到的奖金数,绝对不可能超过五千元”。
“对于网上出现的传闻,我们不去评论,但我们支持言论自由。”王萍告诉记者,中铝东轻公司的财务都要给中国铝业公司汇报。
专家:
只要合法,并无问题
事实上,不仅是中铝东轻公司,只要到了年底,年终奖的话题总是会撩动每一个职场人士的心,而差距则一直客观存在着,人们早已经习惯金融等行业的超高薪酬,但对于公司内部巨大的差异,却难以接受。因此,中铝东轻厂差距“巨大”的年终奖才受到了网络的炒作。
对于这个问题,劳动法专家卢敬波表示,“只要合法,尽管25倍差距很夸张,但依然没有问题。”
卢敬波告诉记者,“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规章制度,国有企业还要受到国有企业的一些制度的约束。而企业的规章制度,都需要经过企业的职代会通过才有法律效应,因此,不管该公司发了多少钱,只要是经职代会通过的合法的方式,就没有任何问题。”
同时,卢敬波建议,如果有关职工对目前薪酬的发放不满意,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去解决问题,“一是在内部通过职代会的方式提出意见,修改有关规章;二就是走法律诉讼的途径。”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