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铝业:为什么在全球经济萧条重拳出击?

——兴发总裁罗日明谈铝型材企业的品牌战略

2010年02月02日 9:10 1039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2. 铝型材企业的管理秘籍
    罗总说,兴发铝业始终引领行业发展,做行业的领头羊,很重要的就是有着自身的管理理念,并做出了成绩。开始由于工厂的不完善,ERP管理系统推不下去,但我们依然坚持,要做行业的领先者,就必须有好的管理,这样会在生产中减少很多失误。真正做到了管理领先。
    据了解,2002年兴发率先推行了ERP管理系统,在这套管理系统上先后投入了750多万元,这是与东大阿尔派联合研发的这套先进的管理系统,利用网络技术组建公司、销售部、分公司的企业级通讯网络平台;建立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实现对产品设计、计划、采购、库存、生产、质检、运输的企业物流管理。以企业OA办公自动化为企业提供了办公通讯平台、企业数据集成平台、工作流管理平台和知识管理平台,实现企业邮件通讯、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内签审核工作流管理、业务报表查询和知识管理,实现全体员工无纸化办公。以EPI产品信息交互系统完成对公司信息传递过程标准化处理用于解决产品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流失、变异的问题,实现人员素质标准化。
    同时,兴发也是国家标准制定者,并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建有广东省重点的铝型材研发中心,这些都是行业第一。
    罗苏主席说过,好的成功经验一定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来做才会成功。罗日明总裁经过多年摸索,也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思路。罗总说,利润是企业的生命,而质量就是赋予企业生命的根本。做为企业的领航者,首先就是要看产品的定位,看企业今后的发展,同时领导要具有超前的理念和意识。因此,如何管好企业,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管理的首位是要抓好财务;第二,抓好企业的质量管理。抓企业的产品品质,要学会从市场、从客户中了解市场需求,真正抓好企业的质量管理。第三,要懂得市场的管理,要懂得产品的销售环节。第四,要懂得生产的管理。罗总比喻说:“跛脚的八哥,是靠飞来的蝗虫养活的。管理的不完善,就连蝗虫也等不来。”完善的管理体制是企业规模化生产的保证。
3.为什么一年内要开发两个生产基地?
    新闻背景:近年来兴发铝业从完成了香港上市,到兴发三水基地的落成,均是企业发展的大手笔。2009年兴发铝业又斥资人民币20亿元,同时在江西宜春和四川成都双流兴建了两个生产基地。兴发铝业是出于什么战略目的?
    为什么要在全球经济萧条中重拳出击?罗总斩钉截铁地说:逆水行舟,你不前进,就会落后。国内很多铝材厂都在扩建新厂,已经达到了规模化,兴发要想继续在行业内领先,就必须冲在前面。建新厂,其核心,一是装备最先进的设备,二是达到管理的现代化,三是减少30%的人力投入,减少原材料损耗,利用地理优势降低运输成本,真正的目的就是把利润让给市场,回报客户,这才是兴发建厂的战略眼光。兴发铝业新的生产基地建成后,要达到每年递增15%以上,兴发就是要做行业的航母,航母是不管来多大的台风,都不怕风浪的!有人说,船小好调头,但有风浪就只好跑了。
    江西和成都这两个生产基地的投产,总产能要达到20万吨/年,预计2010年全部投产。建成后,兴发将有佛山三水、江西、四川三个生产基地,总产能将达到35万吨/年。
    为什么在四川建厂,我们基于这样的考虑,兴发铝业的品牌在行业排名第一,四川地震灾后要重建,首先这里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我们就是要让好的产品进驻这个市场,从而在西南地区占领市场,而且在四川建厂有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在江西宜春建厂,江西距广东有800公里,宜春的地理位置可以辐射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这些地区,周边高速道路运输便捷都是国内建筑业上升的市场,也是国家拉动内需的战略需求。建厂一方面可缓解广东这边的供货压力,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缩短运输时间,加快我们物流及资金流的运转周期。
    广东的基地现在生产的产品已经供不应求,因此,只能做到集中调配,建厂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供应紧张情况,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在中原建厂。铝型材及制品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发达国家铝用量人均达到1吨,而中国人用铝人均才几公斤。铝锭这个东西经过模具挤压、表面处理等工艺以后,有着不同的用途,好的产品可做航空航天工业,做飞机、高速列车、船泊、以至迪拜第一高塔幕墙等等,铝材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广泛的使用性,同时可延伸其附加值。中国现在正在高速发展,商机巨大!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