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改革:结构调整为重心 重塑国际战略

2010年01月26日 8:47 81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以结构调整为重心
  噩梦般的灾难后,中铝总经理熊维平力促中铝上下总结出如下危机肇因:不是金融危机,也不是行业问题,更不是竞争对手的竞争,根本原因在于,过去快速发展过程中对深层次的结构问题还没有深刻认识。
  结构调整随之成为中铝全方位改革的重心。
  随着经营业绩好转,中铝氧化铝、电解铝产能开工率也逐步恢复。来自中铝方面的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铝氧化铝、电解铝产能开工率超过90%,而去年上半年,中铝氧化铝开工率只有66.9%。
  但申银万国的一位分析师对此有所忧虑,“目前,国内氧化铝、电解铝复产速度超过了下游需求上升速度,导致铝业陷入产能过剩、价格比拼的怪圈。”
  中国铝工业已经进入漫长的产能过剩、价格竞争的过程,这是中铝必须面对的行业发展困境。吕友清甚至指出,铝业不但落后产能是过剩的,先进产能也存在过剩。
  言下之意,中铝上马先进产能的空间已被大大压缩;这也意味着,中铝获取资源、进行市场扩张的方式,要尽量绕开新建产能这条路。
  并购与合作成为中铝随时考虑的问题。“我们想谈啊,随时欢迎,也正在积极和其他企业商谈合作”。合作,也不排除入股,不排除与民营企业合作的可能性。
  如果说,结构调整是中铝基于行业现状得出的结论,那么中铝需要在检讨过去调整失败的基础上重新出发。
  中铝要调整的对象涉及资产结构、组织构架、区域布局、产业布局、产业链等方方面面。熊维平表示,中铝的产业布局将向资源、能源富集区和消费密集区转移,同时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管理上做到低成本、高收益。
  结构调整正付诸行动。目前,中铝已关闭河南一部分铝冶炼厂,保留了铅工业,并在全国范围内淘汰了一部分落后产能和产品;中铝并购的主要目标也集中在甘肃、云南等资源富集区,“资源少的地方我们基本不会去考虑并购”。
  吕友清说,这是不同于以往的调整行动。“中铝冬泳的成本是120亿元,但锻炼了身体,如果不是这场危机,中铝对市场规律的认识不会这么深刻”。
  重塑国际战略
  中铝195亿美元注资力拓计划“被毁约”后,中铝承受各方压力,甚至一度传出中铝出售力拓股权的消息,接手者为中投。
  刚开始,吕友清听到此传闻颇为生气,斥之为“子虚乌有”。在媒体交流会上,吕友清对此笑道;“中投是国家的企业,我们也是国家的企业,何必要(将力拓股份)转给中投,而且我们和力拓是在同一个行业内的”。
  195亿美元注资力拓前后,中铝酝酿组建资源投资平台,这一战略目标主要通过不久前成立的中铝资源投资公司和中铝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完成。另外,这两家公司的地位上升至集团板块业务的高度,“将承担更多任务”。
  在海外并购上,中铝可为、可行、可变、可控的“四可”方针已基本成形。在注资力拓计划实施过程中,中铝曾修改注资方案,尽管最终计划流产,但促使中铝形成了“可变”思维——“市场都在变化,各方面因素也在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购并必须有相应预案,要有第二手准备,要以不变应万变”。
  中铝“走出去”的意愿也有增无减。吕友清说,中铝将继续积极推进与国内外资源能源企业的合作,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中铝还将在海外独立或合作地开发能源,将高能耗部分移向国外。

 

[1] [2]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