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铝板带公司荣获“工人先锋号”称号
2009年12月14日 17:6 5065次浏览 来源: 汉江集团铝板带分公司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张捍卫
10月31日,中国农林水利工会长江委员会在武汉为铝业公司铝板带分公司颁发了“工人先锋号”牌匾,这标志着铝板带分公司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中,铝板带分公司领导班子精心组织,团结协作,立足本职、勤奋工作,激发了职工热爱本职、钻研技术、创新管理、提高效益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
2008年,铝板带年产销量达到13315吨,实现大幅跨越;产品合格率达到97.65%,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高附加值产品铝电缆带首次占到总销量的35.6%,代替低附加值的普通板卷,成为了拳头产品;在金融危机侵袭、铝行业面临严冬的不利局面下,实现考核利润35.26万元,较2007年减亏300万元。
为保证生产经营任务完成,铝板带分公司把全年的生产目标分解到每个月、再把生产任务、销售指标细化到每周,根据完成的情况及时调整产销量。保证车间每周有任务、每月有指标。车间再把生产任务分解到各个工序,各个工序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分公司、各职能部门、车间统一协调,保证周、月、季度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
铝板带分公司根据2008年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了《2008年度铝板带分公司所属车间生产及成本考核方案》及《2008年度铝板带分公司部门绩效考核方案》,通过把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责任明确到每位职工,进行当月考核、当月兑现,转变了原来秋后算帐难以执行的不利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了铝板带分公司的工作效率。考核让职工明白,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在没有考核以前,哪怕只有几百公斤产品也要用一个价值不菲的铁制包装箱发货,丝毫不怕浪费。实施目标考核后,由质检员把关,对于装箱重量要在1.2吨以上,才允许用铁制包装箱包装。仅此一项,每年就节省包装费数万元。
铝板带分公司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维护广大职工利益为己任,紧盯市场,力求快速反应。针对以往生产与供销脱节,生产环节对市场接触少,对客户要求反应慢的症节,铝板带分公司不断完善产、供、销为一体的运作模式,保证生产和供销环节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为了更好服务客户需求,铝板带分公司完善了一整套生产、计划、销售等管理制度,保质保量保工期,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还制定了危机处理预案,不管是出现公司产品质量问题,还是客户使用中出现的工艺问题,都积极应对、妥善解决。通过不懈努力,铝板带产品不仅远销到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而且还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与此同时,铝板带分公司还把落实产销考核、加强营销人员激励作为2008年工作重点来抓。规范了对营销费的管理、考核、分配、核销程序。2008年,高附加值铝带材较之2007年多销售近1000多吨,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也因此提高200多元,产品的盈利能力得以提高。
为确保安全生产,铝板带分公司多年来,在双休日、节假日义务值班基础上,每天安排1名铝板带分公司党、政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参与义务值中班,在平时,还要保证正常上班。在值班时,及时协调各个生产环节,对冷轧车间这个一级防火单位做好重点巡视,督促各个车间抓好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2008年,铝板带分公司在没增加一兵一卒情况下实现了全年无事故的安全目标,超额完成任务1300吨。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铝板带分公司领导在进行生产管理的同时,积极抓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利用劳动竞赛、技术创新等活动推动生产建设。
铝板带分公司针对工种多、工艺复杂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多次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给工人授课。仅2008年,铝板带分公司组织培训就达86课时,参培人数达到742人次。技术提高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往生产电缆带产品频繁地调整刀片费时费力,需要8个小时才能完成一次调刀工作,现一个班就能连续调整4次刀。
通过效益与业绩挂钩,铝板带分公司的生产已形成了比生产效率、比产品指标的良好氛围。铸轧车间拼比连续轧制时间,冷轧车间就在一班能轧制多少个道次上较上了劲,原来一个班能轧20个道次已经不错了,现在通过比拼,各班不断总结摸索,这一纪录目前已达到了一个班能轧44个道次,较以往提高了一倍多。
2008年,铝板带分公司共有14项技术成果获得铝业公司合理化建议奖励,2项获得汉江集团合理化建议一等奖、二等奖,为铝板带分公司节约成本近100万元。2009年10月,在长江委举办的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竞赛中,铝板带分公司职工孟军、王军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
几年来,铝板带分公司获得集体荣誉多达30多项。铝板带分公司还连续4次蝉联铝业公司“最佳文明单位”称号。面对成绩,铝板带分公司一班人丝毫不感到满足,决心不断创新,带领全体职工勇闯市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