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产能复苏 调结构降成本夺回市场阵地
2009年12月14日 9:2 978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种昂 盖虹达 严凯
中铝反击(2)
2005年之前,“中国氧化铝霸主”的皇冠一直牢牢戴在中铝头上。这是基于95%以上的市场份额和绝对的定价权。但如今,中铝这两大优势在民营铝厂猛烈的攻势下,正在丧失。
中铝一份内部资料显示,从2001年公司成立到2005年,公司氧化铝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99.4%,氧化铝和电解铝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2.6%和17.4%。中铝人士称,“这一时期公司的竞争能力主要是市场调控能力和集中营销的体制优势”,“公司在氧化铝方面的竞争对手是国外企业”。
信发铝业的一位高管称,正是因为中铝具有绝对垄断地位,常常以限产提价的做法保持垄断利润,正是因为“限产”导致市场供给不足,市场出现的缺口,给民营铝厂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从2005年开始,以山东信发铝业、南山铝业、魏桥铝业为代表的一批民营和地方国有铝厂纷纷兴起,打破了中铝的市场垄断地位。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这一时期在建和拟建的氧化铝项目高达29个。
但是,全国民营铝厂的兴起,随即引发了产能过剩之忧。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下发特级通知,要求对氧化铝在内的多个行业新开工项目全面清理,3000万元以上的氧化铝项目都在被清理之列。
一时间,除中铝外国内其他大型氧化铝项目尽数被叫停。业界人士纷纷质疑,这是中铝利用宏观调控打压民营企业。不过,大多数民营铝厂最终经受住了宏观调控生存下来。而民营铝厂的出现使得中铝的市场份额降至75%。
在民营铝厂崛起前,氧化铝价格最高曾达到目前价格的近三倍,但此后中铝以价格战频频施压。山东一家氧化铝企业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中国铝业的策略是将氧化铝价格定在较低水平,将新的生产商挤出市场。同时,依靠垄断氧化铝资源的优势积极整合电解铝企业。”
面对中铝价格封杀,2007年1月,七家民营氧化铝企业在济南结成了价格同盟,并宣布,上调氧化铝现价至3000元/吨。这是一个比中铝高出20%的价格。结为同盟的原因即是因为民企对于中铝的低价已“忍无可忍”,如若再不限产提价,这些新生的工厂将全部亏损。
随着非中铝系企业的结盟、市场份额超过中国铝业,中国铝业在2007年被迫跟随民营铝企提高价格,这标志中铝氧化铝定价权的丧失。
而山东信发铝业对于中铝来说更是一个搅局者。信发董事长张学信曾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优势就在于生产的效率。同样一个项目,信发的建设工期、投资额度和占地比其他企业少2/3,而利润却多出1/3。”即使在行业效益大幅下滑的寒冬时节,2008年信发利税接近50亿元,盈利能力已超越中铝。
中铝有关人士在内部会议上也称,“这一时期,中铝氧化铝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国内企业。”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