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专家首度解读称后奥运效应不影响经济

2008年08月18日 9:20 80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昨天代表官方作出清晰回答:“奥运会带来的经济和投资增量在中国经济和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很小,奥运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昨天下午,在主题为“奥运会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上,王一鸣和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开忠详细解读了奥运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王一鸣介绍说,从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以后的七年时间里,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5%,持续时间之长,运行之平稳,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此外,北京在2005年至2008年新增就业岗位150万个,比国际上其他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增加的就业岗位都多。
  不过,保持了七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是否会伴随奥运会的结束而大幅下滑,还是引起了部分学者的担忧。 王一鸣表示,北京的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约3000亿元,按奥运投入期四年分摊,平均每年的投入为750亿元,仅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5%至1.06%。“后奥运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此外,在王一鸣看来, 过去七年推动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储蓄率、巨大的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不会因为奥运会的结束而发生变化,奥运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