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贵州水银洞金矿点石成金
2008年08月20日 13:37 286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据8月20日国土资源报消息 卡林型金矿是一种难选冶金矿,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直至贵州紫金水银洞金矿的投建。这个我国开发最早、产量最高、创收最多的难选冶黄金矿山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
点石成金
八月骄阳,闷热难当。走进位于贵州西南部的一座黄金矿山,却是另一番宜人景象:一排排绿树点缀的矿区浓荫掩映,一片片草坪装扮的厂区清新整洁,一幢幢栉比鳞次的楼房布局合理,一个个忙碌工作的职工春风满面……这里,就是目前我国开发最早、产量最高、创收最多的难选冶黄金生产矿山——贵州紫金水银洞金矿。
一种用肉眼看不见的金矿
水银洞金矿所在的地区,由于地处偏僻等因素,过去一直比较落后。
20世纪70年代末,贵州省地矿局的地质工作者来到板其山区。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工作,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微细粒浸染型金矿,这种用肉眼看不见的金矿,与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金矿同属一种类型,因此被称为卡林型金矿。这是贵州地质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
板其金矿被发现后,贵州省地矿局105地质队组织地质技术人员会战黔西南的贞丰、兴仁等县,继续开展金矿勘查工作,在贞丰县水银洞地区发现一个特大型金矿——水银洞特大型金矿,探明黄金储量30多吨。在整个黔西南地区,探明微细粒浸染型黄金储量220吨,远景储量达300吨以上。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这种金矿选冶难度很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水银洞金矿成为我国第一个“吃螃蟹”的金矿。
直到21世纪,贵州省地矿局与福建紫金矿业公司强强联合,利用丰富的勘查成果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及国内外原生金矿的选冶研究成果,在水银洞金矿区,第一次探索应用常温常压催化预氧化处理—氰化浸出的先进生产工艺,并一举获得成功。
2001年11月,水银洞金矿正式开工建设,并被列为贵州省重点项目,首期投资5500万元进行矿山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6月,水银洞金矿运用加温常压催化预氧化先进生产工艺,成功生产出我国第一块难选冶黄金,达到国标一号金标准,标志着贵州省及我国微细粒浸染型黄金正式进入大规模工业开发阶段。
一跃成为产金大省
水银洞金矿运用先进生产工艺,成功生产难选冶黄金后,为热火朝天的水银洞金矿增添了干劲。
水银洞金矿总投资2.7亿元。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的2003年,生产黄金560公斤,收入5300万元;2004年生产黄金1.45吨,收入1.6亿元。2005年6月,二期技改工程竣工如期投产后,日处理矿石由原来的300吨提高到600吨~800吨,成为贵州省第一座年产黄金收入达3亿元的黄金矿山企业。2006年,水银洞金矿制定了多项措施,提高产金能力,紧紧抓住金价上扬的机遇,生产黄金3.5吨,成为贵州省第一座年产黄金收入达5亿元的黄金矿山企业;2007年初,他们将以前的尾矿处理水渣混合直排系统改为干、湿分别排放系统,降低大量矿水对尾矿坝的压力,自2007年4月初恢复生产以来,8个月生产黄金2.5吨。
以水银洞金矿为龙头,贵州从一个不产黄金的省份,一跃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金三角”,全省每年生产黄金达5吨以上,成为全国的产金大省。
水银洞金矿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将通过5~10年的努力,把水银洞金矿建设成为特大型、效益型、科技型、环保型的大型现代化黄金企业。
一条寻找深部金矿之路
贵州省地矿局发现并探明了以贞丰水银洞为代表的金矿区,全省现已探明储量249吨,远景储量在1000吨以上,形成了新的“金三角”。
据有关专家介绍,贵州黄金资源主要分布在黔西南成矿区、黔东南成矿区和黔南成矿区。以石英脉型和砂金为主的黔东南成矿区和黔南成矿区,需要进一步加大黄金勘探力度;以难选冶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为主的黔西南成矿区,目前地质工作程度达到普查以上的矿床有11个,同时在超大型金矿床毗邻地区找矿前景广阔。
近几年,该局制定了“攻深找盲、探边摸底”战略,把水银洞金矿等超大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毗邻的具有相似成矿地质条件的地区,作为“攻深找盲”的首选靶区,在贞丰县开展深部钻探,成果证实1000米深部还有良好的金矿资源。
目前,该局与福建紫金公司携手合作,在三期扩建提高水银洞金矿产量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黄金勘探力度,寻找“沉睡”在千米之下的深部金矿,继续创造新的奇迹。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