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连续出手 资源行业面临变数

2008年08月20日 17:0 56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铝合金 09年有望回暖
  (国金证券)
  08年8月15日,税则委发布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自08年8月20日起,对一般贸易项下出口的铝合金(税号:76012000)征收出口暂定关税,暂定税率为15%。
  我们认为,此次征收关税在意料之中。由于电解铝是高能耗且扩能冲动很强的行业,所以政府曾多次出台政策限制铝厂的初级产品出口。数据显示,08年1月,中国净出口铝合金约3万吨,但到了08年6月,净出口量已达到10万吨。半年内翻了两倍多,直接导致了相关调控政策的出台。
  从宏观上看,国内库存增幅较大,过剩相对严重,导致出口加速增长;从成本上看,在原铝出口征税15%的同时,合金出口依然享受着零关税,而其生产成本却与原铝相差无几,所以国内的相对过剩、加上原铝与合金的关税差异,导致了合金出口的迅速增长。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国际宏观基金也在其中推波助澜,许多国际宏观基金却着眼于能源短缺,做多铝价。随着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涨,以及中国夏季电荒导致国内铝厂限产或推迟投产,这些宏观基金持续地做多LME铝价,从而压低了国内外的铝价比值,导致合金出口在春节后开始盈利。
  我们预计征收关税抬高了铝合金出口门槛,从而给国内铝价带来下行压力,但其下跌幅度有限。首先,目前的国内铝价已接近部分铝厂的成本线;其次,政策和征收幅度都在预期之中。之前,原铝和“条杆型材异型材”的出口关税都被设置在15%,所以此次合金出口关税上调至15%也在情理之中;再次,从数量的角度来讲,每月10万吨的出口量,接近国内供应量的10%,出口受阻所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但从时间的角度来看,3—4个月的时间依然较短,所以出口受阻后的影响也较小。
  从短期看,我们认为铝行业的赢利状况会进一步恶化,景气周期未到。一方面,氧化铝和炭素价格下跌的利好空间已完全释放;另一方面,需求状况和电价将继续构成利空因素。但我们也预计行业09年有望回暖。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原铝产量增速已明显放缓,但是某些供需变化对价格的影响是需要时间的,经历了时滞过程后,供需面的变化或能支撑铝价。
 

焦炭 国际冲击大于国内
  (招商证券)
  自8月20日起,将焦炭的出口暂定税率由25%提高至40%,将炼焦煤由5%提高至10%,对其他烟煤等按10%开征。该政策对国内影响不大,但受此影响,短期煤炭股可能会调整。我们对煤炭最大的担心是下游的需求而不是供给。
  由于国内供不应求,煤炭、焦炭价格大幅度上涨,调高出口关税是我国为了保证国内煤炭、焦炭供应采取的政策。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国内煤炭、焦炭限制出口的政策延续。受此政策影响,预计08年我国有可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单从提高的百分点来看,对焦炭影响最大(从25%提高到40%),对炼焦煤影响最小(从5%提高到10%),对其他烟煤的影响居中(从0%提高到10%)。
  目前看,这一政策对国内焦炭行业影响不大。08年焦炭出口配额1201万吨(第一批配额962万吨,第二批配额239万吨),与07年的1215万吨基本持平(07年出口焦炭1529.96万吨),08年1—7月份全国共出口焦炭及半焦炭827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8.3%,极端情况下假设后续的都不出口,回到国内销售的大约400万吨,相当于08年国内产量3.6亿吨的1.1%,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但是对国际市场的冲击较大。中国焦炭的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一半,如果关税调整导致中国减少出口将会对国际市场造成重大影响。目前焦炭现货价格710美元/吨(25%的关税,扣除关税的出口价532.5美元),关税提高到40%,则焦炭出口价格将达到887.5美元/吨。
  新财年的合同基本上已经签订完毕,大部分都有附加条款,因此在国家出台增加关税的政策下,煤炭、焦炭出口企业将相应提高出口价格,因此对煤炭、焦炭出口企业影响较小。
  由于预期将增加国内供给,短期内煤炭股可能会面临小幅调整。该项政策影响出口转内销的量相对不大,对国内煤炭市场影响相对较小,我们真正担心的是煤炭行业下游的需求,而不是供给。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