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河南矿产资源优势 打造有色金属制造基地

2008年08月22日 15:30 27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了河南工业发展的六大优势产业,即食品工业、有色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纺织服装工业。为了分析研究河南省工业六大优势产业生产经营现状,更好地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就六大优势产业组织市级调查队开展调研分析工作,撰写系列调研报告。


  经过近年来的着力培育,河南有色金属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已经成为河南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7年,河南以铝工业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实现利税334亿元,居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首位。河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了有色金属工业是河南工业发展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的发展战略,有色金属工业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河南有色金属工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河南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搞好铝土矿资源配置,集约发展氧化铝,使河南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铝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铜精深加工规模,积极发展铅、锌、钼、镁等有色金属深加工,引导黄金工业健康发展等,是河南“十一五”时期发展需要面临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现状
  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包括铝冶炼、钼冶炼、铅冶炼、铜管压延加工等主要工业行业。河南省铝土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三门峡-郑州-平顶山之间的三角地带,含矿系分布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居全国第一,目前河南省已经形成以铝为主,铜、铅、钼等为辅的有色金属工业制造基地。此次调查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是纳入全省企业(集团)统计的13家企业(集团),其中,有9家属于铝冶炼、压延行业(河南鑫旺集团、河南豫联能源集团、焦作市万方集团、河南省商电铝业集团、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伊川电力集团、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河南省淅川铝业(集团)有限公司);2家属于铜压延加工(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金龙铜管集团);2家属于铅钼冶炼(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洛阳栾川钼业集团)。通过对13家大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情况的调研,分析当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色金属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的对策和方法。
  1、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至2007年底,13家有色金属工业企业(集团)资产总额达到811.70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铝冶炼加工业资产总额为533.1亿元,增长21.9%;铜冶炼加工业资产总额为104.3亿元,增长15%;铅、钼冶炼加工业资产总额为174.2亿元,增长96.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38.3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铝冶炼加工业营业收入469.3亿元,增长29.9%;铜冶炼加工业营业收入192.1亿元,增长23.2%;铅、钼冶炼加工业营业收入176.9亿元,增长42%。
  在13家有色金属工业企业(集团)中,有12家营业收入和资产总计均在10亿元以上,7家营业收入和资产总计均在50亿元以上,其中,伊川电力集团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133.1亿元,资产总计达到188.5亿元,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100.3亿元,资产总计达到106.4亿元,这些大企业(集团)发展迅速,成为河南省的重要的支柱产业。

 

13家有色金属工业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企业(集团)名称

资产总计

营业收入

2007

2006

增减(%)

2007

2006

增减(%)

合计

811.7

616.5

31.7

838.3

641.8

30.6

一、铝冶炼加工行业

533.1

437.3

21.9

469.3

361.3

29.9

 1.河南鑫旺集团有限公司

13.0

13.0

0.1

10.6

8.3

28.8

 2.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8.2

66.6

32.4

75.1

29.8

152.4

 3.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

106.4

101.4

4.9

100.3

103.3

-3.0

 4.中国长城铝业公司

34.0

32.7

3.9

17.6

15.3

15.3

 5.伊川电力集团总公司

188.5

129.9

45.1

133.1

97.6

36.4

 6.焦作市万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3

7.9

4.5

3.6

0.9

295.2

 7.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

50.2

50.4

-0.5

57.7

58.3

-1.1

 8.河南省淅川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13.7

9.6

42.5

31.0

22.6

37.2

 9.河南省商电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30.8

25.8

19.6

40.2

25.2

59.5

二、铜冶炼加工行业

104.3

90.7

15.0

192.1

156.0

23.2

1.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

34.4

31.2

10.2

58.1

47.4

22.5

 2.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0.0

59.5

17.6

134.0

108.6

23.5

三、铅、钼冶炼加工行业

174.2

88.5

96.9

176.9

124.6

42.0

 1.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8.2

44.2

167.4

73.2

54.4

34.5

 2.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6.1

44.3

26.6

103.7

70.1

47.8


  2、出口销售持续增加,产品出口形势良好。
  2007年,13家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规模优势,不断开拓国外市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企业产品出口销售持续增长,实现出口销售收入9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出口销售总额超10亿元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出口销售总额分别达到10.5亿、17.6亿、29.3亿、32.6亿。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出口产品主要以铅、锌、白银为主,铅出口价格由年初的11000元/吨提高到年末的22000元/吨,白银出口价格由年初的3300元/公斤提高到年末的3500/元公斤,锌出口价格一直维持在30000元/吨的高价位,出口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形成了出口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上涨幅度高达17.3%。
  3、利润总额增加,氧化铝企业利润缩水。
  2007年,13家企业(集团)共实现利润总额111.9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铝冶炼加工业利润总额为72.1亿元,下降4.9%;铜冶炼加工业利润总额为2.2亿元,增长3.4%;铅、钼冶炼加工业利润总额为37.7亿元,增长48.3%。
  铝冶炼加工业利润总额小幅减少,主要是氧化铝生产企业利润大幅下降所致。氧化铝制造企业主要依靠煤、电、铝矿资源来生产氧化铝,受资源、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该类企业(集团)的盈利空间受到大幅挤压。2007年,中铝中州分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6.3亿元,比上年减少8.5亿元;中铝河南分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6.1亿元,比上年减少11.6亿元。2007年,中铝中州分公司氧化铝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铝矿石同比涨价29%、原煤涨价30%、电力涨价10%、纯碱涨价34%、石灰石涨价17%,而氧化铝仍在原来的价位,从而导致氧化铝企业利润大幅缩水。
  4、产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更趋规范。
  近年来,全省企业集团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积极构建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母子公司体制健全、资产关系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制健全等。2007年,全省13家有色金属企业(集团)中,有10家建立了母子公司体制,并明确了出资人。大部分集团母公司对集团发展战略、重大投融资项目、涉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科技开发、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统一决策,50%的集团母公司成立了股东会、72.7%的集团母公司董事会、63.6%的集团母公司成立了监事会,三会起到了互相管理、协调、牵制的作用,为企业(集团)经营方针、投资计划和各种管理的决策提供了有力保证。
  5、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有色金属大企业(集团)紧紧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一是自主创新意识增强。企业获取新产品、新技术等科技成果的过程中,61.5%的企业实施了自主开发,61.5%的企业则与院校、科研等机构进行联合开发,38.5%的企业采取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方法。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沈阳、贵阳铝镁设计院及中南大学合作,攻克了电解铝行业不停电停开槽技术和“300KA级综合节能技术”等世界性技术难题,每年为企业增加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中铝中州分公司通过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开发以及自主开发,现在已经拥有强化烧结法、选矿拜耳法和后加矿增浓溶出三项世界领先的氧化铝生产高新技术,使中铝中州分公司内在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氧化铝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
  二是创新成效显著。近三年来13家有色金属制造类企业(集团)共获得178项国内专利申请,其中122项专利已转化应用。2007年,13家有色金属工业企业(集团)新产品销售收入21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25.3%。中铝中州分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已取得科技成果111项,其中有20项通过省部级鉴定,获国家专利金奖1项、国家授权专利21项,创中国企业新纪录16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达40%。
  6、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力度,扶持企业跻身全国最强。
  “十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河南省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调控相结合,支持重点企业提升产业结构,通过技术改造和扩建,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至2007年底,全省13家有色金属企业(集团)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0亿元。
  至2007年底,中铝中州分公司已顺利建设了2条拜耳法生产线,全年生产商品氧化铝201.25万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基地,经济效益和纳税总额均居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全国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首位,河南省政府表彰的首批工业突出贡献企业。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形成年产42万吨电解铝、10万吨铝深加工的生产规模,主导产品“中孚”牌铝锭在伦敦交易所注册、交易,出口至美、日、韩、瑞士等国。洛钼集团公司市值居世界矿业前30位,生产规模在国内同行业位居前茅。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铅冶炼企业,公司生产规模跻身全国铅锌行业第二名、铅冶炼行业第一名,相继荣获“全国创新能力行业十强”企业、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等荣誉称号。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规模排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02位,中国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第18位(铜加工行业第2位)。

  二、河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生产效益保持较快增长,但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仍存在着生产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省内铝土矿供应紧张等不足问题。
  1、铝工业深加工比重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河南省铝工业的发展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氧化铝、电解铝企业多、产能高,铝工业精深加工企业较少,并且加工能力不强。纳入全省企业(集团)统计的9家铝行业企业(集团)中,有2家氧化铝企业,产量达到400万吨;有7家电解铝工业企业,其中有2家企业铝工业精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河南的铝工业主要是以氧化铝、电解铝中上游产品为主,精深加工程度低,铝制成品水平低,高端产品规模小、稳定性差,市场开拓不足,不能添补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缺口。
  2、生产成本提高,部分企业盈利水平降低。
  2007年,各种原材料、能源价格不断上涨,运输费用也不断增加,导致企业(集团)的成本费用不断上升,盈利空间减小,企业效益增幅减缓。
  2007年,13家有色金属工业企业(集团)营业成本为689.2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增幅高于营业收入7.3个百分点,从而导致有色金属企业盈利水平降低。其中: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营业成本比上年增长33.5%,而营业收入和上年基本持平,营业成本上涨幅度远远高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全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6.4%,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上涨5.0%,出现了明显的“购销倒挂”现象,企业盈利空间减小。
  3、资金紧张制约企业发展。
  2007年,全省13家有色金属企业(集团)存货额达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存货额高达27.6亿元,应收账款达47.7亿元,增长41.7%;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收帐款高达17亿元。全省13家有色金属企业(集团)中,有81.3%的企业认为资金紧缺是影响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企业资金匮乏、融资困难,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生产经营。
  4、部分企业科研开发能力弱。
  2007年,13家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仅为0.2%,低于上年0.6%的比率,与国际大企业(集团)5%的标准有较大差距。其中,有2家研究开发费用为零,有4家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少于1000万元,有61.5%的企业认为科研开发能力弱是当前影响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小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科研开发能力弱,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对发展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几点建议
  有色金属工业已经成为河南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对引领河南经济腾飞起着主导作用。为发展壮大和扶持有色金属工业,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加快推进战略重组,积极扶持铝工业优势企业。
  根据河南省铝工业的发展情况,搞好规划布局,积极推进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企业的战略重组,引导新建的铝工业项目,按照产业政策指导,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进而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促使铝工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随着铝工业的快速发展,河南省涌现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重点发展竞争力强、前景光明的企业(集团)。重点发展中铝河南分公司、中铝中州分公司、豫西三大氧化铝基地建设,强力实施铝土矿优化配置,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避免氧化铝项目盲目建设。积极培育焦作万方、中孚实业、神火集团等铝精深加工企业(集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车用铝、包装用铝和新型建筑用铝为重点,发展3大铝精深加工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深加工产品。
  2、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有色金属工业核心竞争力。
  一要走“产学研”相结合,提高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加强铝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校和汽车、轨道客车等生产企业技术合作、联合开发以及专业化协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借助洛阳有色研究院、轻金属研究院等科研设计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大技术开发和人才引进力度,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或由科研机构以技术入股、资产重组等方式参与企业科研开发,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
  二要积极构建鼓励创新的机制,对创新成果给予相应回报。企业(集团)应加大科研方面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研究开发中心,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要善于引进和使用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
  3、加大铝工业加工园区建设,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河南铝工业应重点建设巩义市、长葛市、上街区3个铝工业加工园区。促进行业的衔接和配套,充分发挥园区内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作用,依托其人才、技术、规模等优势,利用园区铝工业的聚集效应,加大铝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铝工业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豫西北产业集聚区,依托郑州、洛阳、三门峡、焦作、平顶山等中心城市,充分发挥铝工业原有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推进地区之间企业的兼并重组、分工配套协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建设国内一流、特色突出、在国际上占有一定地位的现代化铝工业基地,真正实现豫西北铝工业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凸显铝工业产业集聚效应。
  4、以发展铝精深加工为重点,不断拉长产品链条。
  铝的深加工属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项目建设、税收、信贷等给予政策倾斜。充分发挥河南省铝土矿的资源优势和铝工业的产业优势,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科学规划,强化管理,以发展铝精深加工为重点,进一步加快铝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拉长产品链条,增强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淘汰落后的高耗电生产能力,重点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铝合金、轮毂、中高档铝板带箔、车用铝发动机及缸体压铸件等铝精深加工产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铝产品品种、质量的需求。
  一是加强项目建设,做大做精做强企业。抓发展必须抓项目建设,要继续努力在引进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下功夫。在目前各种生产要素完备的基础上,要瞄准市场,搞好项目规划和衔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重点选择铝精深加工项目。已经投产的项目,要尽快生产、发挥效益;在建的项目,要抓紧建设,争取早日投产。
  二是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铝加工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河南自身优势,吸引一批外地铝加工企业和以铝为原料的消费类产品企业落户河南。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敏锐性,生产贴近市场、消费者中意的铝工业深加工产品。
  三是发挥现有优势企业的技术、市场优势,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拉长现有铝工业精深产品链条,拓宽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