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涨幅持续回落政策调整空间加大

2008年08月29日 12:45 87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徐平生

   去年底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快速走高并持续在高位运行,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施加了巨大压力,能源价格扭曲带来的能源供应不足和严格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最突出的表现,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
  从目前来看,随着相关政策措施效力的发挥和国际环境的变化,CPI上涨压力已经得到极大缓解,CPI同比涨幅将会继续回落,2008年的剩余月份基本会在6%以下运行,2009年大多数月份都会在5%以下运行。因此,CPI同比涨幅的回落态势将为宏观政策调整提供较大空间。
  从CPI环比涨幅看,此轮价格上涨高峰集中在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前两个月,今年3月份以来,CPI的环比涨幅分别为-0.7%、0.1%、-0.4%、-0.2%和0.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绝对水平呈现“稳中有降”的波动态势颇为显著,与同比涨幅的高位运行形成了鲜明反差,其关键就在于去年下半年物价持续上涨对今年上半年的翘尾影响带来的一种错觉。
  由于今年新涨价因素较小,随着去年下半年价格上涨翘尾影响的逐步消除,CPI同比涨幅将呈逐月稳中有降态势。如果不考虑8月份以后的绝对价格水平上涨情况而保持7月份的绝对价格水平,预期今年剩余月份8月至12月份的CPI同比涨幅将分别为5.1%、4.8%、4.4%、3.7%和2.7%,全年平均涨幅将为6.2%。
  如果考虑到政策调整、自发涨价压力等新涨价因素,8月至12月份绝对价格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仍将难改CPI同比涨幅的回落态势。
  假设8-12月份各月CPI环比涨幅都达0.5%,那么各月CPI同比涨幅将分别为5.6%、5.8%、6.0%、5.8%和5.3%,都要低于前7个月的CPI同比涨幅。按此计算,全年CPI涨幅将为6.9%。因此,今年全年CPI涨幅低于7.0%的可能性极大,很可能在6.6%左右。
  不仅如此,2008年的新涨价因素较低,为2009年的价格平稳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态势。
  根据截至2008年7月份的各月CPI环比涨幅可以计算出,2008年已有的新涨价因素对2009年的翘尾影响为2009年1月至6月分别为1.5%、-1.1%、-0.4%、-0.5%、-0.1%和0.1%,其余各月则为零,全年平均仅为零。
  如果假设2008年8月至12月各月CPI环比涨幅都为0.5%,那么2008年各月CPI环比上涨对2009年的翘尾影响全年平均将为1.8%。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7年各月CPI环比上涨对2008年的翘尾影响全年平均高达3.4%。
  考虑价格调整等带来的新涨价压力,2009年全年大多数月份的CPI同比涨幅将会在5%以下,全年平均涨幅在5%以下的可能性极大。
  从目前来看,在新涨价因素方面,尽管我国仍面临一定的涨价压力,但这些压力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得到缓解。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放缓,需求放缓或下降正对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施加压力。
  其次,全球粮食增产和我国史无前例的连续五年粮食丰收使我国粮食及食品价格上涨压力得到抑制。
  因此,今年下半年及明年,我国CPI的运行区间将较为理想,这为宏观政策调整提供了空间和时间。对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尽量理顺价格机制,解决能源原材料价格扭曲带来的供应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放松信贷和货币,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