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稀土:走上高效环保“绿色”发展路

2008年09月01日 10:20 228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据江西有色金属网8月29日消息 龙南县是我国著名的“重稀土之乡”,三年内龙南没有增加稀土年开采量,而年产值却实现翻番;开采后的稀土矿山依然是青山绿水……该县的稀土产业已走出了一条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稀土附加值为内涵的“绿色”增收路。

集群效应形成稀土产业基地
  2007年2月,省发改委批准设立龙南稀土产业基地,这也是全省唯一批准设立的稀土产业基地。基地以建设稀土产业集群和提高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引进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金属合金添加剂等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依托这一平台,龙南先后引进杭州大明荧光材料有限公司及上海和利稀土材料有限公司资金和技术,分别投资2亿元,引进了广州拓盛有色金属出口公司、全南晶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投资1亿元和6000万元兴办的稀土金属磁性材料深加工项目。截至目前,该基地共有29家稀土工业企业,2007年总产值为10.35亿元。其中,稀土开采企业16家,年生产能力达5500吨/年;生产单一稀土产品及富集物近17个。龙南稀土产业基地已形成从稀土资源开采、冶炼分离到加工应用的三位一体的格局。

高新企业加盟提升产业“附加值”
  如今,该县瞄准发光材料、永磁材料、稀土合金材料等类产品的国内诸强和世界知名企业开展产业招商,2007年以来,就引进了7家稀土冶炼分离及应用企业,引进资金8亿多元。该县将稀土深加工与运用产业作为科技招商的首选项目,引来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加盟”。同时,县财政每年还拿出稀土企业税收的2%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推动稀土企业进行自主创新。龙钇重稀土公司利用技术创新基金,建立研发中心,所承担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钇基重稀土硅铁镁合金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审批验收,开发出的稀土镁变质剂等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该县稀土科研项目有3项被列为国家科技火炬计划项目,有8项被列为省级火炬计划和重点攻关项目,稀土资源利用率达98%。2007年龙南县稀土销售收入、税费收入分别突破10亿、1亿元,比上年增长均在40%以上,稀土产品的价格也比3年前高出近10倍。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矿山开采容易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而龙南的稀土矿山,无论是已开采的,还是正在开采的,几乎都披着绿装。这其中关键原因在于龙南稀土开采和保护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据了解,为了使龙南的稀土开采得到保护,龙南花大力气改进开采技术。龙南改池浸开采为原地浸矿开采新工艺,由以前的“漫山遍野”开挖变成有选择集中开采,不开挖山体,基本不破坏地形地貌和植被,使矿区资源利用率提高了20%至30%。
  对以前采用池浸工艺已构成危害的矿山,龙南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施综合治理。该县计划总投资2293万元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目前已投资400万元;实施土地复垦试验项目,在尾砂地上种植百喜草、狗尾草等草本植物及松木、板栗等经济林,目前,矿山恢复植被率达50%以上,形成了山顶栽树、坡面种草、沟谷植竹的立体治理格局。该县把稀土矿山企业造成的水土流失、水污染减少到了历史最低限度。

稀土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稀土没有废物,只有再生物,这是龙南稀土充分循环利用的写照。稀土共有15种元素组成,因为其广泛应用于钢铁、玻璃、陶瓷、电子、石油等各种行业,被称为“工业味精”。以往,龙南稀土分离企业只是把其中含量较大、较有经济价值的8种元素提炼出来,其余的7种元素则被抛弃成为富集物。现在,该县引进新工艺,将提炼后剩余的富集物经过科学配置后全部掺入到球化剂、变质剂等稀土添加剂中去,可用于增强钢铁的硬度和亮度,使稀土真正得到充分利用。
  现在,这些富集物成了稀土深加工企业眼中的“宝贝”。仅龙南京利有色金属公司每年就要“吃掉”这样的废渣300吨,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元。而富利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吃掉”其他含钕铁硼生产企业的废料,现在该公司年产值超3500万元,年创利税300余万元。龙钇公司还投资新建年处理500吨钇基重稀土废料回收生产线,专吃稀土“边角料”和废渣,只要有别人处理不了的“边角料”或废渣,都被拉到这里重新提炼分离出铽、镝等,直到将稀土废渣“吃干榨尽”为止。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