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研究报告:货币政策不可轻言放松

2008年09月25日 9:6 12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继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抛出“货币政策微调已经到位,存款准备金率没有下降余地”的定论后,昨日中国社科院发文称,“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不能低估、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不能高估、结构调整的重任不能放弃,因此货币政策不可轻言放松”。
  9月15日,央行宣布下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4年来首次下调一年期贷款利率,而存款准备金率更是9年来首次下调。这一重磅消息让市场又惊又喜,联想此前央行允许商业银行将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额度扩大5%,增加了大约20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额度,人们不无理由地相信货币政策正在放松。
  而社科院的报告却指出,此前释放出来的2000多亿元新增贷款额度并没有流入企业,而是进入了债券(资讯,行情)市场。事实上,在经济出现下滑势头的情况下,不是企业的贷款意愿不足,而是银行担忧信用风险增加出现了不愿意贷款的迹象。此外,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在过去两年经历了不断的下降之后,今年又开始回升,这意味着银行并不缺流动性。
  对于此次超出市场预料的“双率”下调,社科院判断认为,对新增贷款增长的作用将非常有限。下调贷款利率的主要效果在于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利润分配,而不是总量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放松。准备金率调整的结构性特征更加明显。中农工建以及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和邮政储蓄银行准备金率不变,仅在其他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和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下调准备金率,这说明货币当局针对的是局部困难,而不是要增加货币市场的总体供给。因此,此次对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准备金率下调和贷款基准利率下降更多体现了结构调整的目标,并不意味着货币当局的总体紧缩货币政策基调出现了转折点。
  此外,8月份CPI同比上涨4.9%,涨幅连续4个月出现回落。相比之下,投资和出口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市场上要求货币政策从“防通胀”转为“促增长”的呼声不绝于耳。
  报告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考验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因此我们的经济增长目标不能盯住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的水平。在调整期间经济增长率低于过去的水平,并不意味着有进入衰退的风险,而结构改革的重任决不能放弃。
  中国目前面临的是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报告认为,比较稳妥且不会带来太大损失的办法是,坚定维护低通胀的货币政策目标,在通胀目标和增长目标之间应该把通胀目标放在首位。防止经济进一步滑坡的政策对策应该更多地依靠投资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