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素助推中国“赶超型”发展

2008年09月26日 9:15 99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经济持续升温的态势已经扭转,开始步入下行通道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提高,从10%提高到2007年的11.9%;与此同时,价格水平在2007年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当时的主要目标是控制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过快增长,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出现全面通胀。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成效开始显现,再加上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出口和投资增幅开始趋降或趋稳,总需求增长趋于平稳,另一方面,短缺产品特别是猪肉、食用植物油等供给明显增加。受需求约束,经济增长率开始高位回调;受供给改善的支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降低。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由6月份的16%降低到7月份的14.7%,8月份进一步降低到12.8%;CPI的同比涨幅持续降低,由4月份的8.5%降低到8月份的4.9%。股市、房市交互推动,持续快速升温的情况也得到根本改变。
  这些情况表明,经济持续升温的态势已经扭转,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开始发展。
  第一,价格上涨从消费品转为投资品和生产资料,在居民感受的涨价压力缓解的同时,企业感受的涨价压力则明显增大。特别是劳动密集的外贸出口企业和中小企业困难更为突出。
  第二,房地产业面临调整边缘。消费者预期房价下降的持币待购心态不断发展,使得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明显减少,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条紧张,房地产业处于调整边缘。一旦调整开始,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对经济增长也将产生较深刻影响。
  第三,居民消费活动有可能降温。在股票、房产缩水,企业困难增加影响就业的形势下,居民收入增幅降低,消费信心趋降,目前家庭购房活动已经减少,受用车成本增加的影响,预计家庭买车活动也可能趋缓。这些迹象潜伏了消费降温,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减慢的可能。
  对美国金融问题发展要有更为充分的估计
  目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金融问题还在发展中,其对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还在发展中。金融衍生产品曾经分散风险,扩大流动性,扩大了房地产等方面的需求,而金融衍生产品的问题,也会集中引爆风险,紧缩流动性,紧缩房地产等方面需求。前者对美国经济繁荣曾经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后者则会导致美国经济走向萧条。目前这一问题在发展之中,美国政府、美联储、国际银行组织纷纷采取措施控制这一问题的发展。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市场高度发展的产物,其自身运动的规律以及对传统金融的影响,进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等,人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把握程度也还不高。因此,对这一领域问题发展及其后果,也还把握不准。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已经相当密切,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因此,应充分估计美国金融问题发展及其引起的严重后果,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为宜。
  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
  综合分析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和国际经验,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已经并将继续呈现二战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的那种“赶超型”发展,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长,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率、居民消费结构和水平等将加快趋近发达国家的特点。
  从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分析,自2001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共同推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阶段,此后,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2008年,在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累积作用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下,经济出现了高位回调的变化。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支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存在,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保障水平较高,国内消费投资市场继续拓展的空间仍然很大,我们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只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和调节的时机,就能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世界经济走低的背景下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并对世界经济形成积极拉动。
  首先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巨大。我国是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居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改善生存状态的要求比较普遍。在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支持下,预计在汽车、住房等方面的需求会持续扩大。与巨大的人口规模、巨大的城乡之间转移的人口规模联系,可以认为我国未来消费市场拓展的空间十分广阔。
  其次,国内投资增长潜力巨大。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产业内部联系深化等变化,带来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第三,国内资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股票市场方面,随着国民总储蓄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化、城市化持续快速推进,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资产质量会不断改善;而股市的自身调整和基本制度规则的完善,股市投资活动的规范性将不断增强,风险趋降。我国的资产市场还是十分年轻的、成长性非常高的市场。
  第四,政府的宏观调控经验不断积累,宏观调控在稳定经济运行,防止大起大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轮经济较快增长动力十分强劲,但并未出现经济全面过热,相反,出现了持续多年的较高增长。这表现了宏观调控对于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主动调控的结果。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调控政策及时作出了反应,包括调整贷款额度,下调贷款利率和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和微利小企业的所得税率,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办法等。这些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改善股市投资环境都有积极作用。
  作者认为,目前,在众多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下行通道的风险正在增加,特别是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问题还在发展中,其对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尚难确定。
  但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和投资增长潜力,以及巨大的国内资产市场发展空间和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这四大有利因素将可以使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呈现出的“赶超型”快速发展持续到本世纪中叶。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