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长吴仰东谈经济转型
2008年09月28日 8:17 274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白银市政府市长吴仰东
9月26日,白银市政府市长吴仰东经济转型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白银市资源工业现状,在历史上所做的贡献?
吴仰东:白银市是新中国最早投资建设的大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是甘肃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现有四大有色金属冶炼厂,生产能力40万吨,形成原煤生产能力1000多万吨,已建成和在建电厂装机容量330万千瓦,TDI生产能力5万吨。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有色金属、煤炭、化工、电力四大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
累计生产有色金属570万吨,曾经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业绩,铜、硫产量在上世纪70年代分别占全国产量的25%和40%。“白银炼铜法”曾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白银熔池富氧炼铜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西北铜加工厂是全国三大铜加工企业之一,甘肃稀土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稀土分离加工的企业。
有色工业累计实现产值1019亿元,上缴国家利税96亿元,累计生产原煤1.63亿吨,发电1338亿千瓦时,生产TDI 23万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者:面对资源日益减少,白银市如何开展产业转型?
吴仰东:资源型城市转型,核心是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我们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的意见》,确定从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精细化工一体化、矿产业和资源再生利用、能源和新能源、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黄河文化旅游等八个方面培育多元支柱产业。主要考虑是:通过加快国有企业重组改造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解决主体企业发展的问题;开发优势资源和延伸产业链,培育壮大接续产业。
结合编制资源型城市转型方案,我们进一步梳理了产业链。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模式,重点做强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等八大支柱产业,做大有色金属新材料、新型化工、复合能源、特色农畜产品和区域物流五大产业基地。到2012年,全市有色金属产量增加到200万吨,转化增值率达到30%以上;增强异氰酸酯、氯碱、氟化工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化工产业链;建设煤炭、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核电并举的复合型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甘肃中部地区重要的肉类、牧草、蔬菜、瓜类、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争取将白银建设成为兰白都市圈综合性物流中心。
同时,要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绿色设计和绿色消费融为一体,大力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建设循环企业、循环产业园和生态工业区,实现综合集群优势效应。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强化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等“一园三区一基地”建设,构建“刘白高速工业经济带”,着力打造产业聚集平台。
记者: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白银市对发展化工产业有何侧重?对化学工业在产业转型中的作用有何认识?
吴仰东:白银市不仅形成了一定的化工产业基础和资源、技术优势,也具备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壮大的诸多优势条件。
白银区位优势明显,距离省会兰州60多公里,高速公路实现了互联互通;
水资源条件较好,黄河流经全市258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富余10万吨;
能源供应充足,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原煤产量1000多万吨,电厂装机容量380万千瓦;
城市建设用地多为荒山荒坡,非常适宜布局大型工业项目,刘白高速公路沿线是甘肃重大项目布局的最佳区域;
有色金属、化工、非金属矿等资源原材料转化增值空间广阔,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产业工人素质较高,劳动力成本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考虑,市委、市政府确定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骨干企业,加强与中国兵器集团和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的协作联合,以构筑化工循环产业链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培育发展七大循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新型化工园,打造西部大型化工基地。
化学工业是一个多品种、多行业、服务面广的工业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各方面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世界范围来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化学工业日新月异发展,化学工业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
白银市化学工业门类相对较多,境内和周边化工资源供给条件较好,加上国家对资源枯竭城市政策上的倾斜支持,化学工业是白银最有成长前景的接续替代产业。
记者:近年来,我们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一手抓争取国家支持,一手抓产学研联合,着力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化学工业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的发展势头,传统化工改造提升步伐加快,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起步良好。
吴仰东:引进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甘肃银达化工有限公司以银光公司自有知识产权自行设计建设的年产2.4万吨TDI生产装置,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白银氟化盐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并消化吸收了世界最先进的干法氟化铝生产技术,形成干法氟化铝生产能力 3万吨/年。由泸州北方化工有限公司、甘肃银光化工集团、白银银珠电力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甘肃北方三泰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工程已投料试车;年产12万吨PVC项目已开工建设。西北永新集团年产12万吨有机溶剂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促进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组建了甘肃省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完成科研项目数十项,TDI异构体分离工艺及产品、聚氨酯弹性体等先后获国家、省部级奖励。近期,又与兰州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签订了“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10万吨TDI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产学研合作项目。聚银公司和国内具有异氰酸酯研究基础和实力的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开展 TDI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确保聚银公司年生产能力提升到10万吨,年可增加产值18亿元,白银将成为中国聚氨酯新材料生产基地。
着力推进精细化工园建设。我们在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规划建设了精细化工园,目前配套开发3.3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荒山荒坡近15平方公里,已有一批核心项目入驻,筛选凝练了一批重大项目,与周边化工企业相互关联配套,发展空间广阔,化工循环产业链基本形成。
加大战略性合作力度。白银市与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签订了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为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今天,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东西部合作洽谈会在白银举行,必将促进双方不断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加速推进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发展。
工作实践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二是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三是必须坚持推进技术创新;四是必须全方位扩大合作交流,促进优势互补;五是必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聚集载体;六是必须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
进入全国转型城市以后,我们结合编制资源型城市转型方案,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询意见,对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链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规划日趋成熟。总体考虑是:依托现有优势骨干企业,重点发展以光气、TDI为主要产品的异氰酸酯产业链,以甲烷氯化物为原料、有机硅为主要产品的氯碱产业链,以氟化氢为原料的有机氟化工产业链,以甲醇、硝酸、DMC为主要产品的煤化工产业链,以硼酸、氮化硼、碳化硼、氧化硼为主要产品的硼化工产业链,以聚氯乙烯为主要产品的石油化工产业链,培育发展七大循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新型化工园”,打造西部大型化工基地。
(来源:甘肃新闻网)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