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警黄金部队探秘
2008年10月13日 14:50 380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据荆楚网消息 国际金价从最低谷的每盎司200多美元一路走高,一度突破1000美元,如今即使回落,也仍高达每盎司853美元。金价起落,中国武警黄金部队不受干扰,永远执著地埋头“找金”。中国黄金6000吨探明储量中,相当大的份额由黄金部队所贡献,不过,很多“找金”军人,多年来甚至无缘看见一块纯金。这支全世界唯一的“找金”军队,战士们要风餐露宿,每年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不到20天。
世界仅有的找金部队
早上8:30,包头以西,京藏高速公路临河方向。
车窗外是越来越荒凉的景象。无数棵“怒发冲冠”的“扫帚杨”站在道路两旁,干燥的土地上,遍布着一小簇一小簇的灌木。低矮的山脉在不远处起伏,斑驳的岩石赤裸裸的,岩缝中偶尔挤出一两抹绿色。
“离柳坝沟还有半个多小时路程呢。”李建新望着窗外说,“我们的队伍,在这个地方找了十几年的金子了。”
李建新是武警黄金二支队副政委,他所说的队伍,是中国、也是世界唯一的一支专业“找金”军队——武警黄金部队。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支部队相当陌生。事实上,国家每年找到的金矿,至少有三分之一来自这支仅有一万余人的队伍。
2007年9月,武警黄金部队历经10年艰苦勘探,在被称作“蜀陇咽喉”的甘肃文县阳山,探获了一座西部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岩金矿床。“类卡林”型金矿在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它的黄金资源量已突破300吨,潜在经济价值达到480亿元人民币。
而此前,仅解放以后,就先后有5支地方地质队在这里找过黄金,但始终没有收获。
武警黄金指挥部总工程师阎凤增说,黄金十二支队用了十几年时间,在方圆288.8平方公里的阳山共发现96条黄金矿脉。有专家测算过,阳山黄金矿山建成投产后,黄金开采量以每年10吨计算,可持续开采30年。
过去靠双脚进山找矿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黄金年产量只有4.07吨。后来的30年里,黄金生产始终在低水平徘徊,直到1979年才突破20吨大关。这30年间,我国共产黄金277吨,平均年产量不足10吨,‘贫金’的帽子压在中国人头上,重得很啊。”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急需增加外汇和黄金储备,总设计师邓小平把重担再一次压在了主抓黄金工作的王震身上。
西方在鼓噪中国贫金,王震将军不信这个邪,他相信中国地质学家的建言:中国不贫金,中国缺少的是专业化找金队伍。1979年3月,由一部分基建工程兵和地方地质队组成的专业“找金队”——中国黄金部队诞生了。
李建新的军装是武警的服装,不同的是胸前佩戴着“黄金”字样的胸标。黄金部队1985年归入武警序列,现在全国共有12个支队,工作遍布25个省区。
2007年底的统计数字显示,黄金部队组建28年,探明超大型岩金矿床2处(100吨以上),特大型岩金矿床6处(50吨以上),大型岩金矿床11处,大型砂金矿床6处,中型以下金矿216处,累计探获黄金资源 /储量 1784.713吨。目前,我国黄金探明总储量超过6000吨。
车子突然往西拐出了平坦的公路,进了一个山沟,黄土铺成的极窄的山路,不时还被溪流和石头阻断。一车人颠得骨头快要散架。
李建新安慰大家说,现在有路和车进去已经很不错了,过去我们都是靠双脚进山的。
人迹罕至的“金山”
越野车“吱”地一声停在了半山腰一排白色板房前,大门口立着一块牌子,上面手写着三个字:“柳坝沟”。
两个穿着迷彩服的军人走出来,脸都被晒得发紫。他们是负责“柳坝沟”金矿勘探的黄金二支队二大队大队长白连臣和总工程师樊永成。
这就是“金山”!白连臣笑着告诉记者,“金山”从外表看也是一座普通的山。
“柳坝沟”是哈达门沟金矿田的一部分,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包头市郊区阿嘎如泰苏木,面积有150.9平方公里,位于包头市西22公里处的乌拉山南麓和中部。矿区内人烟稀少。
“柳坝沟金矿区是黄金部队在内蒙的工作区之一,我们有三个中队在这里,总共有210名战士。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这一带勘查,到现在为止,累计提交普查储量6554千克。”
一路往山上走,樊永成指着一台“大型钻头”模样的机器说:“这就是钻机,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钻探。钻头打下去,把岩石标本取上来,再化验分析,判断这里有没有金矿及其品位(指每1000千克金矿石的含金量)。”
“过去我们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三件宝’就是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现在我们的高科技手段可多了,遥感解译、卫星定位仪、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床评价全过程的计算机化管理等等新技术都在使用。”
樊永成拿着个小锤子,进到一个正在勘探的坑口里,蹲下来敲了敲靠近地面的一块岩石,“看,这一小块就是金矿,金矿中的金子,是肉眼根本看不到的。”而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在暗灰色矿石的边缘,有指甲盖儿大小的一块土黄色——这个毫不起眼、“灰头土脸”的东西就是金子!
战士们发愁找对象
邢喜平,河北灵寿人,现在是武警黄金第二支队六中队主任工程师。入伍24年来,他荣立两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四次三等功,还是十五大代表。
在柳坝沟,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个子男人,总是低着头弯着腰,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
“我1986年就当兵了,当时内蒙各地都在找矿,我就在哈达门这个地方找,那时候没有路,车进来很困难,而且我们一年要换好几个地方,搬很多次家。”
常年寂寞的山野生活,邢喜平养成了沉默寡言的习惯。“别的倒没什么,主要是跟家里人呆的时间太少了。”
“找金”交换的是战士们的青春。
“地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战士们要风餐露宿,每年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不到20天。士兵不允许结婚,服役期间也很少能回家。一般的士官,工资大概一个月2000多元,即使结了婚,也很少能回去。”二支队支队长翟凤志告诉记者。
由于矿点多位于电信信号的“盲区”,山地不平坦,打篮球之类的运动没法进行,官兵们的业余文化活动就是“故事会”——大家分别讲故事。
“我们这儿的年轻人最大的苦恼就是找不着对象,没有时间陪人家,结了婚的也觉得对不起家人。”梁继利比较幸运,妻子陪着他来到了呼和浩特,住在部队家属院里。“我是技术人员,每隔两个月有几天假,能回去看看。”
我国金矿有潜力可挖
尽管阳山金矿令人惊喜,但外界依然有一种说法——中国的金矿“小而散”,并且“储量不足”。阎凤增对此不以为然。“‘散’说对了,分散性开采确实是我们国家金矿开采的现状,国有的、集体的、个体的……但是‘小’就未必了。”“中国有这么多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的空白区等待去探索,怎么能断定为‘小’呢?另外,我们在深部还差得很远。地表往下500米,我们一般就不再进行勘探和开采了,你知道人家南非最深的矿井是多少米?2700米!”
阎凤增认为中国地质工作和矿业开发,跟世界上的矿业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这也正是发展空间所在。“是矿不是矿,其实不好说。选冶技术突破以后,今天不是矿,明天就可能是矿了。”看着在办公室整整占了一面墙的中国地图,阎凤增一字一顿地说:“中国并不缺金,而且真正让金子‘闪光’的,是它背后的人才、制度和高科技手段。”
金矿利润比不上煤矿
在呼和浩特的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贵金属冶炼厂,记者终于看到了最后成型的金子:拿起最小规格的一根金条,手指头粗细,上面标明重量50克。工作人员说,这根金条的市场价格大约2万元。旁边还放着一些粗加工的“金饼”和“金牌”,每个都价值几十万。
这样的市场价格足以让任何一个人迷狂。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乱采滥挖、偷盗矿石、哄抢资源的非法民间采矿屡禁不止,黄金资源大量流失。“国家又给了我们黄金部队一项任务——在重点黄金产区警戒执勤。”在这10年间,武警黄金护矿部队官兵在所警戒的黄金矿山一共检查过往车辆100多万台,查获非法矿石数千吨,抓获偷矿人员2万多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黄金开采的利润真的这么高么?
内蒙古包头鑫达黄金矿业公司副总段建民摇了摇头:“我们从2000年到2008年7月一共产金6.34吨,实现利润1.4267亿元,但是实际上金矿的利润远比不上煤矿,主要原因是金矿的品位比较低,挖上来100克金矿石,可能也就含3克左右金子,另外开金矿的成本太高,能占到总产值的一多半。”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