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救市:延长观望期 助推地产风险

2008年10月16日 10:26 11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目前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救市政策均包括降低房产交易流转税、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放宽土地出让金的支付期限和开竣工时限等内容,有些城市甚至拿财政直接补贴购房人。对此,反对救市的专家认为,这些措施将延长市场的观望期,并有可能助推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居民住房购买力减弱是去年来“持币观望”、成交量低迷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只有房价调整才能刺激不同支付能力的居民陆续进入,陆续释放真实需求,提振成交量。但是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有可能使资金告急的房地产开发商继续“硬撑”,这非但不利于提高成交量,并有可能将高房价的风险进一步向金融体系转移。
  一位地产业界的资深人士指出,目前,房价下行趋势已经形成,地方政府出台的救市政策,不利于挤压房地产泡沫,释放和化解风险。
  对于直接给购房人财政补贴的做法,有业内人士认为,拿全体纳税人的钱补贴个人完全不合理。同时,对购房人而言,可能也没有实质性的好处。
  以长沙为例,当地政府给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条件的居民补贴5至8万元,首批1000套房源要求限期限区购买,价格为每平方米3500元,但这些房源大多远离中心城区并价格虚高,如果价格下调20%至30%,购房人即使拿了补贴也得不偿失。因此,地方政府推出所谓的补助或优惠政策,不仅不能改变观望的心理预期,反而会加剧僵持局面,推高地产风险。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红旭也指出,在购房者预期房价仍有下跌空间时,种种救市政策无助于楼市回归理性。只有当价格调整到位时,国家针对房地产的政策松动才可能有效。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有十余个二、三线城市出台了刺激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但是,救市举措提振销售的效果并不明显。
  光大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出于地方财政收入及稳定市场和金融安全的考虑,多个城市出台了托市政策。但这些政策对激发需求的作用远不如开发商降价来得直接。因此,在购房者预期房价仍有下降空间的情况下,这些政策很难发挥预想的效果。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