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纸媒:中国经济减速让世界紧张

2008年10月24日 16:29 218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需求放缓打击外国企业
  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经济发展减速的消息也许对中国人来说不是好消息,但其实,世界其他地区更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一些经济学家今年曾做出乐观估计,认为富裕经济体的衰退可能不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说:“中国对全球增长的影响正在迅速削弱。”
  尽管有乐观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出口正在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但实际上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利用进口元件组装产品并出口的模式。这些元件往往来自亚洲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因此,如果对中国商品的出口需求减弱,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打击到外国企业。
 

中国经济放缓世界刺痛
  美国《华尔街日报》
  中国蒸蒸日上的经济正在以高于大多数人预期的速度放缓,打击了人们关于中国需求会在发达国家陷入金融危机之际推动世界经济继续运转的希望。一直从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受益的外国企业———包括德国的机床制造商、日本的建筑设备制造商和世界各地的原材料供应商———都感到了刺痛。德国8月对华出口额与去年同比滑落了2.5%,韩国对华出口额增幅也一路下滑,从7月的30.4%降到8月的20.7%,9月则减为15.5%。
 

亚太邻国担心贸易萎缩
  英国《金融时报》
  亚洲邻国现在都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经济不再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中国交易商开始出现违约现象,随着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大幅放缓,新交易量正在减少。
  从印度到澳大利亚,一些亚太国家原本期望中国强劲增长的需求会缓解美国和欧洲订单不断减少带来的影响。现在它们已学会了接受大大低于它们几个月前所期望的价格。矿业集团力拓上周告诫说,中国大宗商品的需求已明显减少。其它大宗商品表现更差。马来西亚棕榈油(资讯,行情)期货价格上周从3月份高点下跌64%至两年来最低点。东京工业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橡胶(资讯,行情)期货的价格上周跌至3年来的最低水平。
 

世界仍然倚重中国作用
  英国《金融时报》
  亚洲几大经济体被视为是那些陷入困境的国家潜在的恩人。鉴于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以及北京和新德里将继续保持高经济增长率,几乎可以肯定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向它们提出援助要求。一家驻北京机构的高级官员说:“许多人将会来这里敲门要钱。”
  正确认识中国的作用
  加拿大《环球邮报》
  如今的金融危机以准确无误的方式凸显了中国对全球所起的新作用。中国不仅受到危机的影响,而且还对结束危机肩负着重要责任。美国打喷嚏的时候,中国与加拿大一样要感冒,区别仅在于中国目前处于要开出药方并且帮助建设医院、接收患者的境地。中国仍然在通过保持美国国债持有量来支撑美元。等到价格合适而且投资价值的安全得到保障的时候,中国企业最终会发现,它们能够在重新注资美国金融机构方面发挥作用。
  中国最大的作用是保持经济引擎转动以及增加国内和地区消费,以避免陷入衰退。


(来源:新快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