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季度经济述评:对工业经济走势不应悲观
2008年10月27日 16:38 12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近段时期以来,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而国家统计局上周刚刚发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亦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已由去年同期的18.5%降至今年的15.2%,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进入三季度以来,工业减速幅度呈明显扩大趋势:7、8、9三个月的工业增速分别为14.7%、12.8%和11.4%,同比分别回落3.3、4.7和7.5个百分点。全国31个省区市有25个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速,减速幅度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省份达到了1/3。在此背景下,许多机构投资者对经济前景作出了悲观的预测,证券市场也在不断下跌中弥漫和加重着悲观情绪。然而,记者通过对今年以来各地区、各行业工业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情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悲观。
特殊因素放大经济减速现象
虽然在分地区工业增加值统计报表中,有超过4/5的省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减速现象,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其特征,应该说是:“一样的减速,不一样的因素。”反映在统计数据上可以用一样的“同比回落”来表述,但不同地区减速现象的背后却有着迥异的原因。
不可否认,出口滑坡明显拖累了今年以来的工业增长速度,但受其影响的地区有限,主要是外贸大省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四省市,它们占据了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的22.4%,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然而,更广泛的工业减速现象并非是出口因素导致的。
一是众所周知的今年初那场50年不遇的冰冻雨雪灾害,使南方十几个省区市电网的电力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受灾最严重的湖南、贵州、江西、广西等省份,局部地区电力供应中断达10余天之久,致使工业生产一度陷入停顿状态。湖南前两个月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只有7.5%,而贵州更是下降18%,同比分别大幅回落了13.7和40.4个百分点。前9个月累计,湖南、贵州、江西、广西工业增速同比分别回落4.9、4、1.8和1.1个百分点,四省工业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6.4%。
二是另一个众所周知并会唤起人们痛苦记忆的事件———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大地震的突然袭击,使四川省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由4月份的24.6%,直落到5月份的3.6%,环比下跌2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由前4个月的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一下逆转为前5个月的同比减慢4.3个百分点。前9个月累计,四川工业增速同比回落5.5个百分点。四川工业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为3.6%。
三是让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北京奥运会。为了使北京以及青岛、天津、秦皇岛等协办城市在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达标,华北六个省区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山东,都付出了部分工矿企业停产限产的代价。尤其是京津冀,相关要求更加严格。停限产大户首屈一指是钢铁行业。有资料显示,首钢在奥运期间每月减产超过2/3,而京津冀三地合计减产生铁量超过1/3,达到全国生铁产量的10%。此外,水泥、玻璃等行业也是停限对象。其结果是北京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降至2.8%,8、9两月更分别为负增长9.1%和6.4%,致使前三季度累计工业增长速度同比大幅下降了9.1个百分点。钢铁大省河北7月份工业增速由6月的23.2%突降至13.3%,环比减速达10个百分点之多,8、9两月增速更分别低至7.3%和7.9%,致使其前三季度累计工业增长速度同比大幅下降5.2个百分点。山东由于是北京奥运帆船比赛分会场青岛的所在地,为保奥运采取了限电措施,其工业增速在7、8、9三个月明显下滑,9月增速降至10.7%,比6月低6.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工业增长速度同比大幅下降5.2个百分点。而山东恰恰是全国工业第一大省,所占比重高达12.8%,上述华北六省市合计比重超过26.7%。
四是令人痛心的山西9.8襄汾特大溃坝事故。事故发生后,国务院立即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对矿山企业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受此影响,山西9月当月工业增速仅为4.2%,比此前的8月突降了8个百分点,使已经因保奥运停限产而降低的工业增速跌至更低水平。在保奥运和溃坝事故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前9个月累计,山西工业增速同比回落5.5个百分点。作为煤炭大省,山西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为2.7%。
上述种种突发和偶然因素,涉及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使由于经济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工业减速现象被明显放大。
在整体减速中亦有加速亮点
如果我们把目光只盯在截至目前比去年同期减速多少个百分点上,我们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工业经济增长的全貌,从而也无法正确判断当前的工业经济形势。
记者在对数据进行仔细的观察对比后发现,在整体减速背景中有着两类加速的亮点。
第一类是今年以来总体保持“逆市上扬”的黑马省份。他们是天津、安徽、湖北、陕西、青海和新疆六省区市,前9个月其工业增速分别同比加快了2.9、1.4、1.8、3.6、6.2、1.9个百分点。其中,天津虽然有奥运因素的影响,但由于滨海新区建设方兴未艾,依然保持了加快增长的势头。安徽、湖北虽然遭受了年初的冰冻雨雪灾害,但受灾较轻,对工业影响不大,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支持下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而陕西、青海、新疆则得益于外资西进步伐的加快以及自身资源优势的发挥,呈现加快增长趋势。
第二类是在短期大幅减速后又呈现加速增长趋势的省份。正如前文所述,今年以来的工业减速有着诸多突发和偶然的原因,在这些短期因素消除之后,呈现出的是大幅反弹走势。湖南、贵州、江西、广西四个冰雪重灾省份,3月份以后都呈现工业增速逐月加快走势。9月当月,这四个省份的工业增长速度已分别达到22.1%、13.2%、22.5%和18.5%;比受灾时的2月分别提高了18.7、33.9、14.2和1.4个百分点。四川省在大地震过后的6月份就部分恢复了生产,6、7、8、9四个月的工业增速分别为16%、18.4%、21.9%和18.1%,总体亦呈现稳步回升趋势。
此外,在全部25个工业总体减速的省份中,呈现回升、平稳及小幅波动走势的有19个省份,占3/4,呈现明显回落或大幅回落走势只有6个省份,其中还包括了尚未消除短期因素影响的京、晋、冀、鲁四省市。换句话说就是,真正呈现持续大幅减速走势的只有上海、浙江两省市,而同样减速较多的江苏和广东两省,走势则较为平稳,累计工业增速分别保持在16%和13.5%左右。这表明,出口市场变化对江苏、广东两省工业生产的影响在短期内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
四季度整体工业增速有望回升
基于前述分析,四季度所有短期减速因素都将消除,这无疑有利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回升。据悉,在中央“保增长”的大政方针下,一些受奥运因素影响的地区,已纷纷表示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抢回丢掉的损失”。如果没有新的突发不利因素,可以预期,华北六省区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从10月起工业增速都将有明显的回升;南方冰雪受灾地区亦将延续已有的逐月回升趋势;而灾后重建工作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也将使四川工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在长期因素方面,由于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在短期内即能见效的措施,如三个月内两度提高纺织服装等出口主打产品的退税率,以及放松货币信贷等,加之能源、资源价格高位大幅回落,盈利预期随之升高,企业生产经营困境将得到明显缓解,生产积极性将有所提高。考虑到目前的大气候已转向“保增长”,各地发展的积极性亦将再度焕发。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已经纷纷出台了自己辖区内的“保增长”新政。而且,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本身是好的,扣除短期因素影响并未受到实质性伤害,只要政策得当,恢复起来应该比较快。
此外,由于去年四季度工业增长呈逐月回落走势,同比基数较低也有利于今年四季度增速的回升。(来源:中国信息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