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风险稳健经营 ——访海亮股份董事长冯海良

2008年11月11日 12:3 225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金融海啸汹涌而至,不少企业遭遇“滑铁卢”。然而冯海良旗下海亮股份却掀起“业绩浪”,1~9月实现净利1.45亿元,遥遥领先铜加工行业其他上市公司。是什么造就了海亮的神奇?面对全球的经济衰退海亮将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冯海良有八字秘诀———
  大洋彼岸金融海啸掀起的狂风巨浪,已经在拍打中国实体经济的神经。那么,金融海啸对铜加工行业龙头之一的海亮股份有什么影响?海亮股份将如何应对?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理事、铜业分会副理事长、海亮股份董事长冯海良先生。控制风险———轻舟已过万重山
  对记者“金融‘海啸’引起铜价暴跌,对海亮有多大影响?”的提问,冯海良说,作为上市公司,海亮股份一直坚持“只赚取加工费,不做铜市投机”的经营原则,严格执行《净库存风险控制管理办法》,把所有铜的存货价值波动风险,首先是通过上下游客户转移,其次是把存余的部分通过期货市场保值,直至暴露在价格波动风险下的存货为零。冯海良说,铜价从2万涨到近8万元每吨,海亮没有为暴利“动心”;铜价又从8万回落到3万左右时,海亮以时间换价值,坚持做套期保值,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没受任何损失。冯海良认为,作为一个铜加工企业,如果想从铜价的波动中去获利,如同捡天上掉下来的东西,就是在豪赌。作为海亮,不管是馅饼还是陷阱,他们都不要,确保不受其利不被其害。冯海良说,投机期货的暴利有多大危机就有多大。在这轮多达14个“跌停板”的铜价暴跌中,有些企业扛不住了,前期赚铜价波动的钱一夜之间又赔完了,这是不理智的、短期的炒作行为,海亮从不做那样的事情。
  谈到经营业绩,冯海良说,今年前三季度,海亮股份实现实现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加2.83%。别看这个数字不大,但是含金量高。在全国铜加工行业5家上市公司中,其余4家企业三季报业绩同比增幅分别在-35.7%~-492.6%之间,惟有海亮在增长。也就是说,去掉一家亏损公司,另外3家赢利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也只有海亮的39%。
  面对记者“受金融海啸影响最大的当属进出口贸易,海亮的外贸业务有多大影响”的提问,冯海良告诉记者,海亮股份2008年1~9月自营出口6.1亿美元,为销售收入的65.5%;出口量65347吨,同比增长62.7%,占全国铜管出口总量的38.6%,居全国铜加工行业第一位,2006、2007连续两年为中国最大的铜管出口商,2008年龙头地位更加稳固凸显。
  数字证实,善于稳健发展企业的冯海良,以控制风险为主导思想,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御寒能力,在不少企业疲于应付金融海啸时,冯海良却“轻舟已过万重山”。稳健经营———柳暗花明又一村
  熟悉冯海良的人都知道,他善谋重道,为人低调,擅长逆境作战。东南亚金融危机之际,不事张扬的冯海良,骤然拔剑而起,连续并购、整合重组了几家铜加工企业生产线。冯海良笑傲资本市场,海亮迅速发展壮大,步入行业三甲。此后几年,海亮按照冯海良的思路有序地扩展着。
  在全球经济的冬天到来之际,早已今非夕比的冯海良会有什么计划呢?他能复制10年前的神奇一幕吗?目前,不少企业因资金链紧张而在筹备“过冬”。海亮为什么却作出出人意料之举,出资参股银行?
  对此冯海良回答记者说,资本逐利,现金为王。我们以1.76亿元投资宁夏商业银行(参股6.46%),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积极尝试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单一产业结构风险;同时有利于结成金融战略合作伙伴,为将来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创造条件。冯海良说,海亮已经准备好充足的货币资金,承兑汇票等,另有28亿银行授信额度没有使用。关于囤兵藏草的目的,冯海良这样解释,一是要预防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二是把握极可能出现的极好的投资机遇。一旦国际金融及投资环境继续恶化,更多的企业“休克”,恰恰你有钱了,投资机遇、投资价值、投资成本以及时间窗口就会达到最优化。冯海良说,在投资的过程中,海亮会慎之又慎,选之又选,不急不躁。
  资本逐利,现金为王。冯氏经营哲学的确耐人寻味。该出手时就出手,很多人都知道;该收手时难收手,却是更多人容易犯下的错误。在这一点上,冯海良显然有他的独到之处。研判大势———更上一层楼
  直面记者“金融危机是陷阱还是馅饼”及“金融海啸将对铜加工行业及海亮的后续发展产生哪些影响”的提问,冯海良毫不讳言地说,“危险背后就是机遇。水落‘鱼’出,水落对鱼是危机,对渔人则是机遇,关键看如何解读和把握”。至于影响,我认为金融海啸将对铜加工行业产生两大影响,一是通过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必将导致行业洗牌,而这也正是龙头企业发展的机遇;二是铜价大幅下跌,从远景看,刺激铜材消费,市场需求必将扩大,这对整个行业发展是长期利好。
  谈及对海亮的影响,冯海良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说,第一,金融海啸引起的市场萧条,对海亮的市场影响是个位数,而同行退出“让”给海亮的市场将呈两位数增长,加之低铜价对市场的杠杆撬动效应,海亮的机遇空间会更大。第二,海亮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博弈优势和资金优势,落实更好的投资项目,吸引更好的管理、技术人才加盟。第三,公司募投的“年产3万吨高效节能环保新型铜合金管”等4大项目将于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陆续投产。新增产能全部为高精度、高附加值的铜及铜合金管,这些新增产能将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时钟回拨到10年前,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冯海良“人退我进”的投资决策,使其一战成名,进而占据了中国铜加工市场的较大份额。10年一个轮回,今天类似的金融环境,不同的时间,同样的冯海良,还会带领海亮更上一层楼妈?我们期待着。(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责编·作者:陆双平 余建峰)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