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午评:两市再度上涨 沪指午后有望挑战2000点
2008年11月14日 12:54 135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11月14日午盘情况
|
||||||
|
开盘
|
最高
|
最低
|
收盘
|
涨跌%
|
成交额(亿元)
|
上证指数
|
1943.96 |
1961.41
|
1921.84
|
1950.81
|
1.2
|
461.5
|
深证成指
|
6421.94 |
6568.47
|
6378.06
|
6527.6 |
2.57
|
212.6
|
沪市B股
|
104.45
|
105.61
|
103.17
|
104.97
|
1.7
|
1.4252
|
深成B股
|
250.17
|
252.87
|
248.07
|
250.83
|
0.92
|
0.9147
|
一、午盘评述
11月14日快讯 两市股指早盘承接昨日强势及外盘上涨的刺激双双高开,经过一波强势拉升后回落整理,沪指一度翻绿,但又快速收复失地,深成指在上涨中再度创出了盘中新高,沪指回升至早盘高位区域,最终午盘双收小阳。
截至收盘,沪指报收于1950.81点,上涨23.2点,成交461.5亿;深成指报收于6527.6点,上涨163.57点,成交212.6亿。两市成交同比昨日同期有所增加。
盘面上看,大部分权重股翻红,紫金矿业(601899)领涨权重股,涨幅近5%,中国远洋(601919)、中国铝业(601600)以及保险权重涨幅靠前,中国石油(601857)、交通银行(601328)以及部分电力、钢铁权重目前翻绿。目前两市涨幅榜共有近40家个股涨停,绿盘家数不到200家,林业、农业、科技、酒类板块个股涨幅居前,云天化(600096)、云南盐化(002053)继续跌停,目前已经连续5个跌停。热门股太行水泥(600553)连续涨停6日后今日再度大涨近9%,短期赚钱效应活跃了整体市场的人气。
后期走势上,西部证券发布最新投资报告称,受扩大内需利好政策刺激,近几个交易日铁路、水泥、钢铁、建筑等行业个股表现活跃。认为,当前市场估值已经进入底部区域,此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转向以刺激经济,预示著A股市场最困难的时候正在过去。
二、要闻解析
(一)刘新华:系列措施取得预期效果 政策积累效应发挥作用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刘新华在13日举行的“第四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开幕式暨2008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资本市场将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要求,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简评]:其实股市跌了这么多,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制度性缺陷大部分没有得到解决或改善。
(二)央企前三季度利润下滑14.3%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9万亿,同比增长25.2%,完成全年预算指标的81%。营业收入累计超过1000亿元的央企有23家,商贸、煤炭、石油石化及钢铁企业增速较快,其中煤炭企业增速最高,同比增长59%。航运、船舶、钢铁、汽车等企业受到冲击较大。前三季度,有47家央企的累计利润出现同比下滑,占全部央企的32%。
[简评]:明年的利润下滑情况会更严重,所以,对市场不宜报太大希望。
(三)姜伟新:要积极引导开发商主动调价
为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规范市场秩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房部”)部长姜伟新昨日表示,要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合理调整价格,促进交易活跃。
[简评]:房地产商应该利用国家出台优惠政策之际降价促销,而不是相反。
(四)融资融券试点排定档期 券商冲刺
近日,本报记者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11月8日第二次融资融券联网测试圆满结束后,中信证券(600030.SH)、国信证券等11家参与了两次联网测试的券商都已转入赶制材料阶段。
[简评]:融资融券的事情看来要继续推进。
(五)财政部:积极财政政策将着力五大方面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对财政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再次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简评]:投资者可关注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但目前大部分是停留在猜测的层面上。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