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令必和必拓放弃660亿美元收购 力拓股票重挫

2008年11月26日 16:50 189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金融时报》:必和必拓弃购行为导致力拓股票重挫近30%


  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25日刊登的发自澳大利亚悉尼的署名为Peter Smith的文章称,采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经历了对其澳大利亚竞争对手力拓公司(Rio Tinto)长达一年的收购追逐后,终于宣布由于全球经济形势恶化导致采矿业经营前景不明,公司正式撤回对竞争对手力拓公司66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至此,这桩旷日持久的收购拉锯战终于告一段落。
  力拓公司没有对此事立即发表评论。在周二(25日)下午的伦敦股市中,力拓的股票缩水近30%,下跌了723便士,收于每股17.27英镑,使其沦为富时100指数成分股中的最大输家。而必和必拓却成为富时100指数成分股中的大赢家,股票上涨了14.3%,收于每股11.20镑。
  全球性的信贷危机导致企业并购案屡屡以失败告终,而必和必拓取消收购报价的决定则是最近一系列并购失败案中最近的一起。同时受消费者担心全球经济衰退愈演愈烈,导致日用消费品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下跌,人们甚至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前景也持悲观态度。
  而就在一年前必和必拓首次宣布有意并购其主要竞争对手力拓公司时,当时1400亿美元的并购合同价值是采矿业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潜在交易,同时也位列全球合同价值最高的并购案之一。但随着两家公司市值的不断缩水,截至到本月这一合并案的价值已经缩水至只有620亿美元。
  必和必拓公司主席Don Argus在提交给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声明中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必和必拓公司高层已经不再认为,收购力拓公司将有利于保证必和必拓公司股东的利益。我们担心,从目前经济形势来看,全球商业环境将在近期再次出现恶化,未来的市场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为了使股东利益不受损害,我们不能在此次交易中承担太大的风险。”
  而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高瑞思(Marius Kloppers)也指出,最近全球局势及相应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令合并风险发生变化。鉴于此项合并可能带来更多债务,加上剥离资产可能出现困难,股东价值面临的风险已到了不可接受的地步。
  高瑞思还补充说,必和必拓非常注意保持公司的资产负债平衡。而“两拓”加在一起的巨额债务在目前的经济困境下无法得到合理转化,这就意味着合并合同将会把公司至于“不可接受的”风险之中。
  合并后的公司可能面对巨额债务,包括400亿美元的力拓公司资产负债和65亿美元的必和必拓资产负债。除此之外,高瑞思还表示还要面临更多的重组资金风险。
  高瑞思还补充说, 合并后的必和必拓还将应对力拓无法售出的资产损失,还有欧盟委员会要求的批准所必须的部分不良资产。他还表示:“自从雷曼兄弟倒闭,保持公司的现金流就显得格外重要。”而目前的状况对于必和必拓来说不是承担力拓400亿美元债务的最佳时机。
  必和必拓原计划以每3.4股换取力拓1股的方式收购力拓,该计划已经在南非扫清了障碍,而在这之前,澳大利亚与美国已经通过了该收购计划。而欧盟的相关反垄断机构也被预期将在明年1月15日之前对收购案进行裁决。
  “但是,近期的重大全球性事件与暴跌的商品价格改变了风险的尺度。”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Marius Kloppers 在声明中说到,“更大的债务负担以及剥离资产的困难使得股东们所要面临的风险提高到了一个不能接受的程度。”
  欧盟委员会最近已经向必和必拓公司通报了欧盟反对这一收购案的明确态度。据分析人士指出,欧盟相关政策的制定者们也同样关心自己在全球煤炭和矿石市场所处的位置。
  必和必拓公司也越来越感觉到,要想获得合并案得以批准也越来越困难。而就在此时,受中国和其他钢铁大国对铁矿石需求大幅下跌影响,其主要竞争对手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削减了铁矿石产量。
  必和必拓公司本月还承认,来自中国的钢铁生产商已经要求必和必拓公司延期交货铁矿石,此举将会导致必和必拓公司2008年销售预期比原先低近6亿美元。而必和必拓公司以及其他矿石公司的利润下滑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必和必拓表示,为了在收购方面取得进展,在过去的18个月中,公司已经花费了4.5亿澳元(约合2.9亿美元)。同时,必和必拓还提到将为其Ravensthorpe和Yabulu两个镍矿付出2.1亿美元(约3.22亿澳元)的减损费用。必和必拓还将投资48亿美元用来扩张其在澳大利亚西部Pilbara的铁矿石工程。其快速增长项目(RGP5)也预计将在2011年下半年投产。
  “虽然从短期来看,充满了大量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一投资决定突出了必和必拓对于未来良好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必和必拓有色金属与煤炭部门总裁Marcus Randolph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