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明:并购贷款开闸 商业银行在犹豫什么

2008年12月03日 9:33 15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十项拉动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措施提及了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然而目前商业银行却对此依然存有疑虑。据国内相关媒体报道:商业银行对于备受瞩目的“并购贷款业务或开闸”的消息或许远没有外界来得兴奋。其主要顾虑为并购贷款业务开闸之后,如何防范企业将并购贷款资金用作二级市场炒股资金。
  当然十项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在原则上提出要扩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扶植,并未在具体的实施细则上有所涉及。而从商业银行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如果并购双方企业均为上市公司,那么很难廓清兼并双方是否存在利用贷款从事相关股票交易的行为。一旦企业能够利用并购贷款从事股票及其衍生产品的风险交易,那么最终风险极可能转嫁至商业银行本身。
  因而,对于一个重视潜在风险管理与自身资产安全的商业银行来说,充分考虑并购贷款被挪作他用可能会给资产质量带来的隐忧,是合乎经济行为人逻辑的,同时也是维护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必要保证。当然,这样的保守性政策取向可能是与宏观经济调控相悖的,毕竟,促使金融部门为产业部门发展谋利,推动产业部门做大做强,并最终保证宏观经济增长维持稳定态势是符合全局利益最大化的。
  当宏观经济全局利益最大化与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局部利益最大化出现冲突时,解决之道应存于双方矛盾协调之中。譬如以往政府宣布加大对环保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时,商业银行同样因为各种其他能源发电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限制对其贷款规模的增长。此时决策层宣布对风能、太阳能等其他能源发电实施政府补贴与优先上网,而商业银行对此类环保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也随即大大增加。
  此次中央宣布加大对企业并购重组贷款支持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企业在此次次贷金融危机中以兼并重组为主要手段,通过收购其他相关产业以做大做强,在逆境中成长为真正世界性的产业领跑者。看看以往世界各国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资本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历史就明白,像韩国三星、日本索尼这样的世界性品牌,均是在国内强力金融巨头的支持下,通过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与产业兼并重组,真正站到世界产业巅峰的。
  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来说,如果能够与产业资本密切配合,建立起类似三星、索尼这样的世界产业巨擘,无疑将收获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因而,从长远来看,放开金融部门对产业部门并购重组的信贷支持势在必行,同时成功的合作也将使双方受益匪浅,这是双方建立合作的基石。
  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商业银行如何甄别出真正有意于利用并购融资进行产业扩张、同时又有能力从事长远产业发展的企业与企业家,并与其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方面,日本等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历史中建立的“主银行制度”有一定借鉴价值。所谓主银行制度是指企业与一家主要贷款银行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相互之间存在交叉持股的利益共生关系。
  如果银行在提供大量资金的同时不会失去对信贷资产的控制力,同时企业也能获取大量信贷支持以投资于产业发展,这对于双方来说无疑是互惠互利的。比如,银行不仅为企业提供贷款,同时也对企业的运作负有一定的监管职能,能够直接监督与指导企业的贷款运用和资产运作,这就能避免发生企业将信贷资金用于高风险股票及其衍生品投资等违规事件。
  当然,最先要突破的是法律上的障碍,按照1996年出台的《贷款通则》,商业银行贷款不得用于股权性质投资。只有在法规制度突破瓶颈上有所进展,企业并购信贷支持才能有真正的拓展空间。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