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报:激辩2009有色金属产业走势
2009年02月17日 9:12 2505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中国有色金属报第2756期一、三版】
http://paper.cnmn.com.cn/Content.aspx?id=18781&q=2756&v=1
赵武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安泰科信息开发公司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战略发展研究工作。参加中国工程院国家重大咨询项目研究。
产业发展态势“前低后高”
2007年夏季美国发生的次级债危机,已经引发了全球性金融风波,对世界经济运行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据分析,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周期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调整周期。世界经济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现货与期货并存,铜、铝等主要有色金属期货衍生金融商品的属性突出,价格走势与金融形势密切相关,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紧密的商品。世界金融危机的加剧,使投资者对几乎所有金融商品失去信心,撤离期货市场,直接导致全球金融商品(包括石油、有色金属期货等衍生金融商品)价格出现下跌。由于国内外市场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给我国有色金属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困难,使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国家制定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为产业应对挑战创造了条件。2009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将在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指导下,树立信心,尽心竭力,努力保持发展态势,争取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1.产业发展的周期性底部支撑已经形成。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衰退,各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有色金属工业的周期性底部支撑已经形成,产业生产经营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预计2009年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经营总体呈现“前低后高”的恢复性发展态势,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最困难的局面已经过去。
2.国内外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将在周期性底部振荡。经过一轮急剧下滑之后,国内外市场铜、铝、铅、锌、镍等主要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已经获得周期性底部支撑,将在周期性低价位区间振荡。受供需基本面、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期货价格进一步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不大。
预计2009年上半年,国际市场铜期货价格将在2800~3800美元/吨之间振荡;铝价振荡区间为1400~1800美元/吨;锌价的波动范围为1000~1300美元/吨;铅价的波动范围在1000~1500美元/吨之间;镍价将在12000美元/吨附近起伏,总体振幅较大,市场较为活跃。
2009年下半年,随着全球资本流动性增加,预计国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将继续保持振荡走势,振幅将有可能在价格箱形整理上部调整,但价格总体水平不会向上突破,不可能出现大幅上涨行情。
随着国内外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周期性底部振荡态势的形成,市场逐渐恢复活跃,期货的投资机遇也随之出现。据分析,有色金属衍生金融商品将是首先活跃的金融商品之一。
3.对本次经济周期前景的估计。自20世纪70年代美元脱离金本位以来,美元作为一种世界货币,在全球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作为承担美元发行责任的美国政府,其货币政策并不对世界经济运行负责,必然导致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与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尖锐矛盾。实际上,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比较强,预计经过两年左右的调整期,基本可以将金融运行转入正常,从而保证作为美国经济支柱的虚拟经济发展。但是,美国并不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使实体经济陷入从属虚拟经济发展的地位。这样,全球实体经济的调整期必然长于金融调整期,大约需要三四年时间。
尽管遭遇金融海啸,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没有改变;以虚拟经济为中心的美国经济结构没有改变;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的本质也没有改变。从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分析,随着资本流动性的恢复与增强,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初级原料期货商品很可能成为新一轮资本流动的突破口。
4.支持GDP保8%增长,有色金属工业任务繁重。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挑战,200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9年GDP增长8%的奋斗目标。为了确保这个目标的实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必须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保生产、促消费。据测算,如果2009年国内GDP增速能够达到8%,按照2001~2008年铜需求与GDP弹性系数为1.1计算,2009年国内铜需求增速必须达到8.8%,消费量为520万吨。根据2001~2008年铝消费量与GDP 的弹性系数为1.5计算,则2009年铝消费增长应该达到12%左右,为1420万吨。从当前国内市场铜、铝走势分析,要实现上述目标有较大难度。特别是铝消费增长的难度更大。
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已经决定采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措施,保重点、促发展、调结构。投资的重点方向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事业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领域。
从中国有色金属消费结构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中国有色金属消费的第一要素,固定资产投资与有色金属消费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001年到2007年期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由3.69万亿元,增加到13.72万亿元,年均增长24.5%。同期,中国铜、铝、铅、锌、镍等主要有色金属消费量由870万吨,增加到2500万吨,年均增长19.3%。因此,中国有色金属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之间的相关弹性系数为0.79。2001年到2007年期间,中国货物出口额由0.27万亿美元,增加到1.2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8.5%,与同期有色金属消费的相关弹性系数为0.68。2001年到2007年期间,全国商品零售总额由3.76万亿元,增加到8.92万亿元,年均增长15.4%,与同期有色金属消费的相关弹性系数为1.25。相比之下,在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有色金属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弹性系数高于出口(包括家电、五金制品等间接出口)和居民直接消费。这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有色金属消费的带动力明显超过出口和居民直接消费。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